假如捷達退市 這六款車能否順利交接班?
日前,大眾方面的負責人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大眾已經正在在2010年考慮將捷達、桑塔納升級換代。那么假如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的話,誰最有希望接班捷達成為A級車的下一棵常青樹呢?
眾所周知,捷達上市已經快20年了。至今銷量仍然火爆(2008上半年緊湊車銷量排行中,捷達實際銷量仍然名列第一),保有量就更不用說了,只要你隨便在馬路上停留幾分鐘,輕而易舉就可以發現捷達的身影。更重要的是,筆者和捷達的感情可以說是深厚的,剛剛邁入公元2000年不久,筆者的第一部車就是捷達,不過是二手的。所謂眾人口中常道的皮實耐用維修便利,筆者是深有體會。從朋友處接手的時候,這部捷達就跑了十多萬公里,在筆者和父親手里又跑了近5年時間。行程總計快三十萬公里。
因為年紀緣故,父親曾經高大的背影也開始佝僂,也即將退休離開工作崗位。這讓筆者想起了捷達,如果它徹底關閉生產線退市以后,還能夠有什么高性價比緊湊車型可以接班?如果一味依靠捷達來體現平實可靠的中國國情的話。大家想一想。我們能忍心要父親工作一輩子嗎?人老了,肯定要退休,接班的是兒女。因為他們長大了。捷達也縱橫國內近20年,他還能支撐多久?30年?50年?假如捷達離開,真的有必要給他找幾個接班人了。
一、實用挑戰--海福星
指導價格:5.98萬-7.68萬
捷達價格:7.48萬-10.18萬
替代出發點:海福星中庸但比捷達更時尚,自主后的高性價比足可沖擊捷達仍然偏高的定價。
盡管海福星保持了一如福美來車型的經典外觀,但自從和馬自達分手后。其核心技術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馬自達323的ZII發動機以及配套變速箱都眨眼間成了福美來2代。而在引進普及型發動機、變速箱基礎上加上原來福美來的車身、內飾和底盤就演變成了海福星。車型名稱改變倒是一件車市常見的小事,而價格和定位也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車市銷量的再度火爆,這不得不讓人佩服海馬所創造的新奇跡。就價格門檻來說,海福星甚至拉低到了6萬元一下。而捷達最低的入門版本廠商定價都是7.48萬。到底有什么技術和市場魅力讓捷達至今稱王稱霸?
空間對比:海福星車1695mm的車寬數據并不影響海福星完勝捷達僅僅1668mm的表現。在后排坐滿3人時,橫向寬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捷達不能說肩部空間很狹窄,但的確只是夠用談不上舒適感受。更為重要的是,捷達軸距比海福星低了近14CM,這無論如何同樣降低了捷達前后排乘客腿部空間舒適性,為此捷達不得不采用了座墊長度更短的后座設計以及降低了前排座椅靠背厚道。而海福星在軸距方面的進步體現甚至超出了現有2600mm的標準。
海福星原型車馬自達323還是比捷達具有更超前空間意識。不過捷達的優點也不可以抹殺,方方正正的車廂輪廓提供了超越海福星28MM的頭部空間表現。降低了車內人員的壓抑感受,這是許多人認為捷達空間不錯的最主要原因所在。說實話,捷達的空間表現還真不錯,油箱和海福星一樣都有55升,后備箱更是高達660升,不僅容積巨大,而且方正的尾部開口大,實用性更佳。大大超過了海福星的416升尾箱空間。
動力對比:捷達發動機經過幾年前的一次調校,在為此4缸8氣門單頂置凸輪軸(SOHC)結構不變的基礎上,其發動機最大功率68千瓦/5600rpm,峰值扭矩140牛米/3500rpm,雖然性能不夠先進,但驅動1.1噸車重的捷達仍然相當輕松。現在上市的捷達比筆者的二手捷達在操控方面最大不同是已經改進成了電子油門,加油腳感要好很多。雖然加速表現因此有些延遲,不過3500轉的峰值扭矩表現讓捷達起步加速表現相當的凌厲。
海福星搭載的三菱4G18發動機。和捷達相比,最主要的優點是體積小,結構緊湊,動力和配套變速箱技術成熟。4G18動力在國內生產時間也不短了,所以技術上除了4缸16氣門領先外,其仍然采用單頂置凸輪軸(SOHC)結構。雖然功率和扭矩因此受到影響,但憑借MVV(垂直渦流稀薄燃燒技術)其油耗表現相當令人滿意。
高速行駛時,4G18動力73千瓦的最大功率明顯讓海福星比捷達動力更輕松,不必聲嘶力竭般加速。但最大扭矩和最大扭矩轉速的性能指標不佳,加上車重更大,海福星100公里/小時下的加速性能甚至不如捷達。但同樣皮實,耐用的發動機及變速箱組合,足夠讓捷達感到威脅的存在。值得指出的是,加速噪音大以及怠速抖動的情況出現,說明了海福星仍然需要廠商進一步完善動力與車型的結合。
底盤對比:捷達采用了后縱向托臂式扭力梁非獨立懸掛結構,在性能方面不及四輪獨立懸掛的海福星更出色。但我們發現海福星經典的TTL雙天梯多連桿式獨立懸調教比較硬朗,雖然增加了對車身的彎道支撐力度,但舒適性并不比捷達高多少。
配置對比:受到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捷達的配置也比以前有了大副進步。以7.48萬捷達CIF 春天型和7.68萬的海福星手動豪華型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在被動安全配置上,兩車都以齊全的雙安全氣囊做到旗鼓相當。主動安全方面,除了通常該級別車型配有ABS+EBD外,捷達堅持采用的前碟后鼓制動系統明顯落后于海福星所配備的“前輪通風碟+后輪碟剎”系統,甚至185輪胎也不如海福星195輪胎支撐性和制動力表現更佳。
舒適配置方面,兩車互有得失;海福星勝在擁有電動天窗,真皮座椅以及方向盤上下可調,左腳休息踏板,前排中央扶手等方面。而捷達不僅配備了CD,而且還支持時尚的MP3功能,駕駛席電動車窗甚至帶有防夾手功能,而時髦的電加熱后視鏡也出現在老邁的捷達車型上。甚至連前后霧燈也堅持配備,而海福星則取消了前霧燈。
保修對比:保修期限的長短,對于新車用戶來說很重要。畢竟在保修期內,保養和配件更換是免費的。所以保修期限越長,車主得到的實惠也就越多。捷達保修期限是2年/6萬公里,這和海福星保修期限是相同的。至于配件方面,正常的4S保養價格,兩車差別不大。但一汽大眾的4S店分布要比海馬更廣泛,因為上市時間長,車型保有量大,捷達甚至在一些小縣城也有指定售后維修點,維修保養更方便。至于配件方面。捷達的正廠配件價格不算低,和海福星互有高低。但副廠配件方面,捷達的優勢是海福星不能比擬的。
替代結論:成熟的技術組合、更高的性價比、讓海福星可以令人放心接好捷達的班。
本文為轉載文章,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二、技術挑戰--奇瑞A5
指導價格:6.98萬-9.38萬
捷達價格:7.48萬-10.18萬
替代出發點:以模仿捷達起家的奇瑞,在A5車型上的進步已是士別三日。
盡管奇瑞通過風云/新旗云成功的模仿了捷達經驗,不過奇瑞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對緊湊車的開發。上市不到3年的A5系列無論是入門型還是高配的2.0自動檔車型。都能夠在價格競爭上配合新旗云形成對捷達的高低包圍。僅僅只是定價的表面對比,價位差距就有了數千的區別,如果真要比優惠幅度的話,捷達無論如何都不是自主A5的對手。筆者當年就是被奇瑞A5的價格優惠所吸引,從而不再堅持捷達車型,購買了奇瑞A520手動車型。
空間對比:從表面數據來看,奇瑞A5完全超越了捷達不止一頭。但從車身內部尺寸數據比較而言,奇瑞A5肩部空間卻因為新潮的平推式內把手而導致同捷達的數據和空間感受差別不大。值得指出的是,類似捷達這樣的普通扶手型的內把手設計也日益被A5等新車型所淘汰。A5高達2600mm的軸距表現不是捷達所能比擬的,雖然仍然談不上足夠寬敞,但腿部空間比捷達有了一定進步。更重要的是A5前后座椅靠墊不必如捷達般通過降低厚度犧牲乘坐舒適性為縱向空間讓出余地。A5的行李箱開口大,483升的容積表現也相當不俗。但對比捷達的660升尾箱,A5的空間利用率更多的照顧了后排乘客。
動力對比:刨除柴油車型外,目前捷達只有一款1.6升4缸8氣門SOHC發動機。性能數據自然趕不上A5采用的ACTECO動力,4缸16氣門雙頂置凸輪軸(DOHC)的主流結構,讓其最大功率達到了80千瓦,最大扭矩147牛米。同比之下,最大功率超出捷達近18%,最大扭矩超過5%。經過實際體驗,捷達的起步加速會超過A5的1.6車型。除了A5超過捷達185KG的車重影響外,捷達的3500轉扭矩表現配合8氣門發動機,低速進氣快扭矩大。不過在高速上,A5的穩定性以及動力進氣效率會超過捷達。至于A518,A520就更不用說了,驅動效果相對于A516來說更輕松。
因為筆者先后使用的是捷達以及奇瑞A5車型,所以切身體會而言,捷達的變速箱設計以及調教要比A5緊湊順暢。多年的技術沉淀和改進,已經讓捷達爐火純青。就如同郭靖的降龍十八掌。而A5的變速箱齒比以及換擋緊湊方面,仍然值得廠家進一步改進。
配置方面:無論是安全配置還是舒適配置,7.48萬的捷達都無法和7.98萬的A516豪華車型相比(考慮到優惠,兩車實際價格基本一致)。安全配置上,A5擁有了后輪碟剎以及更高規格的195輪胎,多出了CAN-BUS總線系統和大燈高度可調和倒車雷達。舒適方面就更沒有辦法比了,A5配備的電動天窗,多功能方向盤,6碟CD,自動空調以及后座出風口,大大超過了捷達現有的配置水準。甚至可以說將來,捷達也不會擁有如此豐富的配置。你可以看不起自主車,但你不可以否認這些豐富的配置的確提升了A5的性價比和市場競爭力。
底盤對比:捷達雖然是后輪非獨立懸掛設計,理論上不及奇瑞A5的復合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先進。但調校水平確實將非獨立懸掛發揮到了極致。甚至在過一些短波路況時會比A5更加軟硬到位。而且緊湊感受也勝過A5。不過在高速或長波路況下,A5的舒適性表現總體要好于捷達,畢竟是四輪獨立懸掛。
保修對比:和捷達2年/6萬公里相比,奇瑞A5是3年/6萬公里,保修年限的延長讓普通家庭用戶得到了實惠。對于保養,筆者通過自身經歷可以證明,在4S保養的話,捷達和奇瑞A5費用區別不是很明顯。當前,奇瑞在全國的售后服務網點大概有400多家,基本涵蓋了大中城市,并且還在持續快速增加中。雖然仍不及捷達路邊修理便利,但在大中以及地級城市,我們認為奇瑞A5的維護保養是便利的。
至于配件價格,A5和捷達各有高低,一些易損件易耗部件,兩車正廠渠道差別不是太多。副廠配件方面,捷達要比奇瑞A5便宜10%以上。A5也有不少副廠配件,但價格和經營商家數量還是沒有辦法和捷達相比。
替代結論:更新的外觀,更整潔的內飾,更高的配置,更大的動力,更低的價格讓奇瑞A5完全可以勝任捷達替代車型角色。
三、平衡挑戰--比亞迪F3
指導價格:7.28萬-8.98萬
捷達價格:7.48萬-10.18萬
替代出發點:從車市的黑馬逐步摸爬滾打的成熟,比亞迪F3被市場的認可就是最好的證明。
通過對花冠的模仿,比亞迪F3做到了市場A級車的黑馬榜樣,至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20萬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就價格方面,比亞迪F3購買門檻要比捷達低。當然,消費者不是僅僅憑借價格就在捷達和比亞迪F3之間作出最后選擇。更多的較量在空間,動力,配置方面展開。
空間對比:得益于對花冠的準確模仿,比亞迪的內部空間于自然勝過捷達不少。座椅舒適性也比捷達表現軟和且更具包裹性。2600MM的軸距和1705MM車寬是一個關鍵的因素,他決定了前后排乘員的腿部空間和肩部空間舒適性。不過捷達的660容積后備箱表現仍然讓F3的480升尾箱自愧不如。
動力對比:比亞迪F3和海福星一樣采用了4G18動力,加之兩車重量差不多,除了調校略有差別之外。基本可以把比亞迪F3的動力優劣參照上文海福星對比捷達的結果。低速大扭矩仍然是捷達無可比擬的優勢,但高速方面,比亞迪F3的性能要好很多。
配置方面:以7.28萬的比亞迪1.6手動舒適型和7.48萬捷達相比。兩車很多配置都比較齊全,雙安全氣囊,ABS+EBD。除了多了一個真皮座椅和遙控鑰匙外以及后輪碟剎外,其他配置都是大同小異了。而捷達也多出了駕駛席防夾手功能以及后視鏡電加熱。
底盤對比:和捷達類似的是,F3采用了也是后輪非獨立懸掛設計。由于車高影響,車身側傾要比捷達稍微大些。不過F3采用了195輪胎,對比185輪胎的捷達,支撐性和制動力表現要略強一些。
保修對比:比亞迪F3和捷達保修期限一樣都是2年6萬公里。F3全國大中城市的售后保修網點還是比較齊全的,但不如捷達售后多。F3的常規保養價格完全可以捷達相提并論,但一些配件價格不如捷達實惠。畢竟F3上市才這么幾年。捷達產品線都開了快20年了。
替代結論:還需要一些時日讓比亞迪F3給人更放心更可靠的形象。數年后,相信在捷達的接班人中未必一定是其勝出,但有實力的角逐足以讓人們為之叫好。
四、合資對決--賽拉圖
指導價格:9.38萬-11.88萬
捷達價格:7.48萬-10.18萬
替代出發點:價格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消費者嘗試更舒適更精致的合資車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從表面上看,兩車價格似乎差別太大。但考慮賽拉圖較大的實際市場價格。其實兩車的交集也不少。盡管如此,但因為合資的成分在里面,加上車型比較新,所以賽拉圖的價格仍然普遍高于捷達數千元。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價格未必是捷達和賽拉圖最終的決定因素。
空間對比:2610MM軸距和1735MM車寬注定了賽來圖比捷達更舒適的駕乘空間表現。座椅的支撐和包裹性以及柔軟表現,自然也是賽拉圖勝過捷達的長處。對比削薄處理的座椅靠背。賽拉圖不至于在空間方面需要斤斤計較了。后排的腿部空間也比較充足。
動力對比:擁有CVVT技術的1.6排量賽拉圖,為主流的16氣門雙頂置凸輪軸結構(DOHC),其最大功率達到了82千瓦,最大扭矩達到了145牛.米。從性能指標來比較,全面超越了捷達的表現。但由于賽拉圖車重要比捷達多了130公斤,加之最大扭矩轉速在4500轉。因此起步速度還是以4缸8氣門3500轉峰值扭矩的捷達更占有優勢。但換在中高速方面,賽拉圖毫無疑問的要超越捷達的表現。
配置方面:以7.48萬的捷達和9.38萬的賽拉圖比較的話。賽拉圖在安全方面要多出了一個EBA剎車輔助功能,可以更好幫助女性駕駛者發揮制動力效果。左腳休息踏板和方向盤上下調節讓賽拉圖人機工程舒適性更佳。
底盤對比:捷達的非獨立后懸掛除了結構簡單、成本低并節省空間,承載能力好之外。缺點同樣很突出,比如舒適性不夠好,還有一點是這種后懸掛結構中起導向作用的縱臂,其縱向彎曲剛度和橫向扭轉剛度對輪胎定位參數變化特性影響較大,因此也會對車輛的側向安全性和操控穩定性發生影響。而賽拉圖采用的雙連桿后獨立懸掛不僅操控精度更佳,同時舒適性也會更好。
保修對比:目前,東風悅達起亞在國內已經建立了一百多家4S專營店,授權服務網點超過300多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賽拉圖車主就近能得到便利的保養和維護。賽拉圖的整車保修期為3年/5萬公里,動力系統的保修期限達到了5年/10萬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對車主而言比較優惠,完全超過了捷達2年/6萬公里的保修期限。
賽拉圖的小保養比較便宜,和捷達差不多,甚至可以7500公里保養一次。配件方面,賽拉圖總體上還是不如捷達實惠。要高出至少15%以上。
替代結論:賽拉圖保修時間長是一個亮點,捷達的配件便宜總歸還是要花錢的,不如保修更實惠省心。
五、節油競爭--遠景
指導價格:6.58萬-7.58萬
捷達價格:7.48萬-10.18萬
替代出發點:小孩子總要長大的,遠景就是長大的最好證明。
比較車型 遠景捷達
一方面,遠景的上市,讓吉利終于擺脫了以小車為主的經營生產模式,開拓了前景更廣的緊湊車市場。另一方面老百姓也可以享受到油耗更低的1.8L排量車型。而不是一味的降低排量要求獲得養車經濟性。
空間對比:無論是長寬高。吉利都有比捷達大一號的體積優勢。這無疑給吉利前后排乘客提供了良好的肩部,頭部,以及腿部所需要的舒適空間保障。2602MM的軸距雖然只是稍稍高于同級緊湊車型,但比捷達軸距還是有了太多的進步。而捷達不是沒有優勢,660升行李箱容積不是遠景所能挑戰的,但遠景的558升尾箱表現,還是明顯要超過了許多同級對手。對于自主緊湊車型而言,這已經很不錯了。
動力對比:捷達的老邁動力已經改進,到現在穩定在68千瓦最大功率,140牛米最大扭矩,出色之處在于其峰值扭矩轉速只要3500轉,起步提速是相當快的。因為車體經,所以捷達的油耗并不高。通常不開空調8.0升,開空調8.5左右。而現在1.8排量的遠景因為采用了CVVT技術,最大功率達到102千瓦。最大扭矩為172牛.米,最大扭矩轉數為4500轉,和卡羅拉所配備的雙VVT-I 1.8升發動機性能指標相差并不大。吉利遠景也是國內首次采用“連續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技術的發動機,可在降低進排氣重疊的基礎上,提高燃料利用率,并最大程度上實現較低的燃油消耗,提供充沛的動力性能。
遠景的車重不到1.2噸,和捷達的差距不大,因為排量緣故,其提速的輕快完全可以戰勝捷達的低速大扭矩效應。更重要的是,遠景的油耗大概只有7.5升左右,比捷達還有低,應對日益高漲的油價會顯得更從容不迫。
配置對比:以7.48萬的捷達和7.58萬的遠景比較的話。無論從哪方面,遠景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自動頭燈,手動后遮陽簾,電動天窗,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盤一應俱全。四輪碟剎,195輪胎也是捷達難以望其項背的。
底盤對比:兩車都采用了非獨立懸掛,但在硬朗調校水準和底盤緊湊性方面,捷達還是顯得更成熟一些。
保修對比:吉利遠景保修期限為3年10萬公里,大大超過了捷達2年/6萬公里。而在配件和保養方面,遠景的價格要比捷達高一些,但整體上并不會比有高出一頭的感受。對老百姓而言,還是比較實惠的。
替代結論:開過捷達新車2000公里,也開過遠景1000公里,最終動力和油耗方面都是遠景勝出。
六、整容高低--新愛麗舍
指導價格:7.38萬-10.18萬
捷達價格:7.48萬-10.18萬
替代出發點:新愛麗舍的外觀足夠讓人忘記他的歷史滄桑。
外觀對比:看到新愛麗舍,沒有讓人感覺如同捷達般的方頭方腦了。其內飾雖然談不上新穎,但總比捷達還是要強不少。定價也和捷達幾乎驚人的相似。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愛麗舍企圖通過外觀改變來達到和捷達競爭的目標。
空間對比:新愛麗舍的軸距和車寬還是要比捷達進步。特別是軸距,超出了捷達69mm。但后備箱容積要比捷達少了200多升,同比之下,愛麗舍和捷達空間競爭是互有長短。
動力對比:動力是新愛麗舍的進步,摒除了8氣門車型后,新愛麗舍的16氣門雙頂置凸輪軸結構的動力最大功率達到了78千瓦以及最大扭矩142牛米水準。配合與捷達幾乎一樣車重的優勢,除開峰值扭矩比捷達晚500轉導致提速稍慢一些外,其綜合水準要強于捷達的8氣門發動機。甚至可以滿足大一號的標致307動力配備。可見其優勢還是明顯的。技術也要高于捷達,并且也具有皮實可靠以及維修成本低的最大優點。
配置對比:以7.38萬的新愛麗舍和7.48萬捷達相比,配置并沒有什么優勢。但考慮到長遠的降價以及增配的可能。新愛麗舍過了整容所帶來的自我良好感覺以后。相信,還是會在配置上基本和捷達持平。
底盤對比:和捷達非獨立懸掛不同,新愛麗舍采用了四輪獨立懸掛設計,并具有雪鐵龍獨有的后輪隨動功能,這會讓愛麗舍的彎道性能大大強于捷達,而且駕馭感受會更突出。
保修對比:和捷達一樣,遍布全國的雪鐵龍4S以及售后充分保障了新愛麗舍的維修便利。但新愛麗舍的保修期限還是和捷達一樣,2年/6萬公里,并沒有給用戶新的驚喜。新愛麗舍的小保養可以每1.5萬公里進行一次,即便是1萬公里更換,也比捷達實惠很多。保養費用是相當的低廉。完全可以和捷達媲美。配件價格也不高,只是和捷達相比,總體還是要高出一些。但對于老百姓來說,仍然是經濟實惠。
替代結論:動力皮實耐用,技術含量更高,操控更好,如果再多點優惠增加配置,新愛麗舍和捷達較量未必下風。
結語:筆者和捷達的感情只能用深厚來形容,以至于后來發生事故二手捷達撞毀以后。筆者和家人還是堅持選擇捷達作為第二部新車。但最終考慮到捷達空間和配置不足,性價比,最主要是考慮到車型的老化,筆者還是選擇了自主車型作為捷達的接班人。現在6萬公里跑下來,還算基本滿意,沒有感到后悔。也體驗到了新車型給使用者帶來的新穎和更高技術進步的感受。
盡管父親仍然有著強烈的捷達情結,但快要退休的他在駕駛了第二部新車后,終于對捷達有了重新認識。他說,“工作服是勞動布做的,耐臟耐磨,價格又低,但人總不能就以此把工作服認作萬能,社會在進步,車也在進步”。捷達也并非不好。只是在國內汽車技術發展的今天,一些民族品牌也逐步開始變得強大,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更值得我們支持和考慮。 (來源:網易汽車頻道)
相關鏈接:
-
1
速騰 12.7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秦PLUS 7.98-1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朗逸 7.999-15.1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軒逸 10.86-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思域 12.99-18.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榮威D6 9.98-13.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高爾夫 12.99-16.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奧迪A3 16.59-25.13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璧蜂簹鏂拌濺錛?/span> 绱㈠ 璧蜂簹EV5 璧涘浘鏂?/a>
璧蜂簹鐑棬杞﹀瀷錛?/span> 璧涙媺鍥?2012嬈?1.6L 鎵嬪姩GL 璧涙媺鍥?2007嬈?1.6L GLS 鑷姩 璧涙媺鍥?2008嬈?嬈ч 1.6 GLS 鎵嬪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