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業內人士曾經說過,現在中國的轎車價格戰如同一臺晚會,你方唱罷我登場。幾乎所有的轎車廠家似乎都在排隊,等待著上臺宣布自己的車降價。
那么,究竟誰在這場演出中表演出色,能夠贏得臺下“觀眾”的喝彩呢?也許市場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大降價與小改進哪個更見效
不知從何時開始,中國低檔轎車市場誰是“低價王”的爭斗,就不曾停頓過。這個稱謂似乎變成了一種榮譽的象征,如果失去了這個處在另一端的王座,仿佛就不能在汽車這個王國中立足一般。于是乎,我們看到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價格肉搏戰。
翻開日歷,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爭奪自去年以來愈演愈烈。2002年1月11日,
夏利系列車型全線降價,其中兩廂三缸電噴車從4.89萬元降至3.98萬元,成為當時同類車型市場的“低價王”。然而,僅僅過了兩天,
吉利宣布所有車型降價1000元,其中普通型三缸電噴車售價3.89萬元,重奪轎車低價之冠。
孰料好景不長。1月18日,
長安奧拓再探新低,基本型僅售3.58萬元。10天后,西安奧拓更是盡顯英雄膽略,以3.48萬元坐上了2002年度“低價王”的寶座。
今年伊始,“低價王”的戰爭烽煙再起。隨著長安奧拓和吉利的相繼降價,江南奧拓這個在低檔轎車市場的小字輩,竟然也亮出殺手锏,以3.38萬元極具震撼力的售價,表現出其誓奪保“低價王”的膽氣。
“低價王”究竟有什么好,能主宰市場嗎?通過從2002年3月至2003年6月的各月銷量比較,我們不難看出,“低價王”的稱號,似乎僅僅是一項榮譽頭銜。
繪出市場銷量變化曲線,我們不難發現,三個
廠商的降價行為對銷量的增長都起到了促進作用,特別是長安奧拓今年1月初的降價,銷量增長了將近120%,可謂功績卓著。然而,從今年3月開始,夏利和吉利銷量依然增長的同時,長安奧拓銷量反而調轉方向,開始走下坡路。價格競爭手段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延續。其中原因與產品是否能夠不斷更新不無關系。
今年5月14日,夏利“駿雅”、“紳雅”兩款新車正式上市。作為原有車型的升級產品,這兩款車已進行了多項技術與工藝改進,配置上也有所提高。5月27日,吉利在對其
豪情、
優利歐等全部車型進行大幅度價格調整的同時,所有降價車型的內飾、外觀和部分配置都有所提升。可以說,夏利和吉利能夠在6月提升銷量,原有車型的不斷改進功不可沒。
“接力者”能不負“老三樣”的期望嗎
轎車市場“新生代”不斷涌現,“老三樣”的心情一定頗為復雜。瀏覽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品牌,我們忽然發現“老三樣”真的老了,價格調整給它們帶來的發展后勁也越來越小了。
富康系列在“老三樣”里是最開始降價的,也是中國轎車市場降價急先鋒之一。自2002年至今,神龍汽車公司分別對旗下的時代潮、新浪潮和自由人等車型,調整價格不少于5次,降幅最高時曾經達到1.8萬元。但從銷售曲線上,我們僅僅看到了2002年5月和2003年1月和6月三個較為明顯的銷售增長點,2002年初至今,從銷售曲線整體趨勢來看,方向似乎是略微朝下的。
至于
桑塔納系列和
捷達系列,從今年的走勢來看,除了1月份出現銷量激增之外,其他月份的下降趨勢好像比富康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年7月21日,捷達系列開始降價,“都市春天”、“都市前衛”以及“都市之星”降價6000元至1萬元;3天后,
普桑系列降價9000元。這支“回春針”能喚回這兩個
大眾功臣的韶華嗎?
一位
一汽-大眾
經銷商告訴記者,捷達降價的消息被媒體公布以前,經銷商們已經開始大幅讓利,降價之前消費者拿到的價格與現在市場報價相差無幾。事實上,桑塔納也處在類似的境遇中。為完成銷售任務,爭取拿到或者超額提取返利金額,經銷商愿意讓利銷售,或搞一些變相降價的促銷活動。捷達和普桑降價后,并未掀起太大的市場波瀾,因而不難理解。
從現在來看,對“老三樣”來說具有替代意義的接力者———桑塔納2000、
寶來和
愛麗舍的市場表現,意義也許更為長遠。
應該說,這三個品牌今日所處的市場環境與“老三樣”當初相比,要艱難多了。經過今年5月的價格調整,
排量2.0L的
中華轎車系列售價,比桑塔納2000系列低700元至8000元不等。此外,自6月10日起,
紅旗世紀星、明仕兩款車型價格全面下調,其中世紀星從21.9萬元調整到17.98萬元,下調近4萬元;明仕商務版從16.7萬元調整到14.98萬元,下調1.72萬元,其對桑塔納2000的沖擊不可小視。從銷售曲線圖上也不難看出,桑塔納2000在今年的銷售情況可以說是不容樂觀。
另外,今年6月22日,一汽-大眾正式宣布,結束持續了將近兩個月的寶來促銷B計劃,由廠家出面公開下調價格,其中最大降幅達1.5萬元。雖然降幅較大,但這個價格并不新鮮:早在兩個月前開始實行B計劃時,這個價格已經在市場上執行。此次一汽-大眾降價只不過是給了“促銷降價”一個“名分”。
據北京一家一汽-大眾的經銷商介紹,今年以來,本來走勢不錯的寶來轎車銷量出現萎縮。尤其是四五月份以來,中檔車市不斷爆出降價和新車上市的消息,在同
級別車型中,寶來的優勢地位變得很微弱,只有降價一途可行。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從3月開始,寶來的降價并沒有帶來銷量的明顯增加,只是起到了維持銷量的作用,而且在6月份甚至還出現了下滑。
愛麗舍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尷尬。7月21日推出的愛麗舍“X”在進一步優化配置的基礎上,售價11.98萬元,無形中降低了愛麗舍產品系列價格區間。這一價格營銷策略的效果如何,可能要在今后持續一段的時間內才會顯現出來。
中高級車的價格需求彈性為什么也這么大
在經濟學原理中,價格需求彈性是隨著消費品檔次的不斷提高逐漸減弱的。同類商品檔次越高,消費者對于它的價格變化反應敏感度越弱。然而,當我們看到下面
帕薩特銷量曲線時,肯定會為其在2003年3月出現的大“V”字感到大惑不解。其實,這并不是帕薩特自己惹的禍。究其原因,我們還要回到2002年末。
去年12月26日,上海通用宣布
別克君威正式推出后,現有別克系列轎車將全部停產。此次亮相的是君威GS3.0旗艦版和君威GS3.0兩款,售價分別為36.9萬元和33.8萬元。今年2月10日,君威2.0面市,售價22.38萬元,而此前上市的君威G2.5和GL2.5分別為24.38萬元和26.38萬元。
今年1月15日,
廣州本田新
雅閣2.4i-VTEC下線。全國統一售價25.98萬元,在比原款雅閣有了本質提升的同時,價格卻降低了近4萬元,成為國產中高檔車真正的價格殺手。3月12日,
廣本宣布新雅閣2.0i-VTEC、3.0 V6 VTEC,將分別于3月25日和4月10日在全國上市。全國統一銷售價格分別為22.98萬元和30.98萬元。
可以說,
君威和新
雅閣兩個品牌幾乎同時面世,對于處在同一細分市場的
帕薩特來講,如同胸口重重地挨了一拳,市場份額開始下降。隨后,帕薩特開始了絕地反擊,于3月24日和5月7日,連續調低其1.8T和2.8 V6售價,其中2.8V6從以前的35.2萬元降至29.9萬元,降幅驚人。再加上君威和新雅閣兩個品牌剛剛投產,產能還沒有完全發揮,因此,就出現了前面提到的大“V”字。
反觀
風神,其在3月16日的降價,對于春節之后的銷售雖然也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價格需求彈性相對就較弱一些了。
此外,通過銷售曲線圖,我們還是能夠觀察出,高檔轎車需求的旺盛。除了
奧迪品牌走勢相對平穩之外,君威、新雅閣以及
索納塔的銷售情況都是很不錯的。這也反映出高檔轎車細分市場的競爭依然不夠充分。
“群眾演員”用什么招吸引人的注意
在經濟型轎車細分市場中,品牌之間日益同質化,就好像群眾演員一樣,無法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個細分市場也是競爭最充分、價格競爭手段使用比較頻繁的區域,然而,它們在價格調整后表現出的需求變化卻不盡相同。
賽歐可以說是價格競爭手段使用最為充分的,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賽歐在今年上半年經濟型轎車中,以2.6825萬輛的銷售量高居榜首,占了26%的市場份額。盡管上半年銷量同比增幅很低,還是想力圖保住去年奪得的經濟型轎車銷售量冠軍的名號。
考慮到
經銷商提前降價促銷的因素,賽歐在2002年12月和2003年3月分別比上月銷售增加了53%和24%,并且在今年3月以后保持了一個平緩的態勢。8月初,
北京亞運村賽歐經銷商又開始進行價格調整,賽歐最高降幅高達1.5萬元,其強大的示范效應同樣不容忽視。
此外,
奇瑞、雅酷、
威姿以及
夏利2000也都在調整價格之后,取得了銷售增加的良好效果。其中雅酷、威姿以及夏利的這種市場表現,不能不說是其價格回歸的一種回報。
在今年上半年經濟型轎車銷量位居第二的是
上海大眾的
POLO轎車,一直保持著一個平穩增長的趨勢,除了在今年3月份讓利幾千元之外,似乎沒有采取其他價格競爭手段。較高的性能價格比,使它占了這個細分市場22%的份額。
應該說
派力奧和
西耶那,在經濟型轎車市場中同樣具有競爭力,然而今年6月出現的銷量下降似乎值得廠家關注。除了通過減少配置的新車型來間接降低價格之外,是否還有更好的價格競爭手段呢?
實際上,除了上面介紹的車型之外,其他“演員”在今年“降價晚會”上也偶有表演。比如8月初
嘉年華、東南
菱帥的價格調整,降價幅度都不可謂不大,其影響范圍不可謂不廣。但是,由于這些車型降價時期與現在較為接近,價格調整對需求的變化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反映出來,因此沒有在本文中作一分析。可以相信,這些車型的價格調整,對于所有處在同一細分市場內的品牌來講都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降價晚會”的表演依然會延續下去,“好演員”還會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