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系太平洋汽車網獨家稿件。版權為太平洋汽車網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文章系作者本人觀點,與太平洋汽車網無關。
“寶馬從未離你如此之近”——當BMW把廣告都做到這種程度的時候,我以為中國的老百姓很快就能圓了貴族夢。雖然小小的318依然賣到30萬以上,但畢竟從當初的天價向人們的期望值靠近了許多。那時我想的更多的是,由于寶馬的“親民”動向,將大幅度下拉中高檔汽車的價格區域,安全、舒適、豪華汽車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鵝肉。
突然,奧迪板著面孔擋住了老百姓的去路,它用A6L惡狠狠地向平民消費者兜頭澆了一大盆冷水。在中國車市逐步向國際接軌、向百姓的心理接受能力回歸的時候,人家奧迪硬是定出了高山仰止的價格。最要命的是,正當人們用“荒唐”、“瘋癲”等詞語形容大眾的價格策略,并斷言大眾將從此陷入泥潭的時候,我們卻驚訝地聽說,“A6L自6月22日正式上市以后,在北京的日銷量平均達到了100臺,在上海、廣州、成都等地都出現了火爆的銷售場面”!
受這種情形的啟發,一些分析家贊嘆大眾的高價政策,同時也質疑寶馬的降價失誤。所謂專家的觀點是,好車、好品牌就應該執行高價政策,買得起好車的中國消費者根本不在乎3、5萬的價差。我理解,他們的意思是,好車、好品牌壓根就不是給老百姓預備的,價格越高越尊貴,就像瑞士名表,不但不降價,而且要不斷地漲價才是正確的銷售方針。
據說,北京奔馳正因此翻來覆去地修訂其國產新車的定價計劃。據說,沃爾沃、歐寶、翼虎之類都后悔去年把車賣得太便宜了……
事實勝于雄辯。人家價格高了,不假,但人家賣得很火,似乎也不假。眼下咱們中國興旺發達了,富人多了,好車、名牌車擁有巨大的市場。很多人富得流油,絲毫沒拿十萬、八萬人民幣當回事。人家就圖個車好牌亮,甚至還偏偏就圖個高價錢,也好水落石出,顯出自己的地位身份來。要命的是,其中還混雜著一批人民公仆,比著賽著用納稅人的錢,用非凡好車塑造自己的高大形象。有這么一大群各路豪杰支撐著,好車名車把價格收縮到平民水準,那豈非傻子嗎?
大眾在中國玩兒了幾十年“榨汁機”,不但發了橫財,而且比我們還了解我們。換句話說,是我們為他們鍛造了戲耍我們的工具。不相信?走著瞧,高檔汽車們一定會在表面的撕打中達成最終的默契,以低產量高利潤吞噬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份額,讓一部分氣宇軒昂的“成功人士”享受著優越感和特權,同時也在普通百姓與高檔汽車之間修造一堵堅固的高墻。
蹩腳的汽車產業政策、畸形的貧富差距、冥頑不化的公車制度、蹣跚學步的民族品牌,五花八門,林林總總,必然導致目前的汽車消費格局。老百姓只能一邊挑剔著這款車那款車,一邊自得其樂地駕駛著飛度、賽歐、威馳、千里馬們,悲壯而滑稽地詮釋著“小康”的含義。
話又說回來。車是商品,車是文化,車是情趣,車是工具,車是社會經濟與社會文明的點綴。汽車工業的發展能使消費者受益;消費者的關注能推動汽車工業的發展。我國的民族汽車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洋品牌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仍將制約著我們,但自主品牌的成長壯大也是必然趨勢。我們目前最缺少的不是技術,而是政策的支持、廠家的態度以及國民的認可,這些問題一旦得到根本解決,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一定能脫穎而出,抗衡洋品牌,造福老百姓——老百姓開上好車的希望還得寄托給我們自己的汽車工業子弟兵。
換個角度說,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對汽車的認識不可能達到專業水準,關心更多的還是價格、安全、外形、配置以及后期費用。在欣賞的意義上,我們可以贊嘆超豪華車的完美,但在購買、使用的意義上,我們只能摸著腰包辦事,因此,好車破車都是相對的。面子,絕對要服從于實力。百萬、千萬級別的車,跟20萬、30萬級別的車,差別已經逐漸縮小到奢侈和炫耀的范疇。因此,雖然人人都渴望完美,但又沒必要被完美累得口吐白沫。
逐漸地,除了畫餅充饑愛好者以外,我們普通百姓就不再關心所謂的好車名車了,因為我們暫時無望與其親密接觸,也沒必要死氣白賴地套近乎。國家政策不歸咱們管,汽車廠商不聽咱們管,咱們只有自己管自己。要么老老實實地、忍氣吞聲地買一輛買得起也養得起的普通車,時刻用“好車破車區別不大”來自我安慰;要么奮發圖強多賺錢,躋身富豪行列,也“對價格不敏感”,買一輛甚至N輛豪華名牌車當玩具使喚。
嬉笑怒罵之后冷靜下來,發現問題還是出在咱們正處的“初級階段”。名牌好車所以不愿意親近大眾百姓,根本原因還是咱們國力不強,當名牌豪華汽車掛到咱們稍微踮腳就能夠到的高度的時候,當我們也錘煉出自己的名牌豪華車的時候,也就是汽車界和汽車消費者真正揚眉吐氣的時候。不過目前顯然還不是時候,那么我們就必須接受現實。
一位朋友去某發達國家定居,從事的職業很一般,收入在當地也屬于一般水平,但沒出兩年就興奮地告訴我說買了一輛嶄新的BMW——Z3。我很驚訝,對方卻說沒什么呀,不就一輛車嘛。
現實就這樣。同樣一款名牌好車,在我們這里叫做“鉆石不能吆喝著賣”,在別人那里卻是“好女普嫁百姓家”。我們為什么娶不到“好女人”?因為咱們這里“好女人”太少,還因為我們是普通的老百姓。等到諸多因素催生了“好女人”,等到我們不再“普通”的時候,情形想不改變都難了。
有一句名言是誰說的來?——耐心,是成功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