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不上這篇文章小編考慮了好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篇文章是個“托文”,但這篇文章所涉及的內容是很多網友比較少看到的,這篇文章的作者通過對各個技術的分析把福克斯在我們面前來了一個剖析,此文章的出發點雖然可能有點不客觀,但內容還是比較實在,相信此文會給喜歡福克斯或準備買福克斯的朋友一些幫助。我們太平洋汽車的目的也就是把各個觀點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借此對一款車有更全面深入以及客觀的認識,也希望可以給您購車起一個指導作用。
福克斯上市了。此前,期待與畏懼并存。現在,贊譽和謾罵同在。凡是焦點,無不如此。例如我老婆對超女鐘愛有加,而我卻嗤之以鼻,但是,超女不會因為我的不屑而萎靡,聽說那個李玉春在中國得到的短信選票數量竟然超過德國總理施羅德的總理選票。
現在有很多關于福克斯的評論文章,那些文章看完,無非是說福克斯配置低,價格高。低在哪里?高在哪里?看不明白。本人在此以技術為基礎做此文,希望可以讓大家更了解福克斯。
我不懂銷售。至于價格和配置的比較,各大網站都有,在1.8排量/手動檔的同級別車的價格中,我只給幾個最新的數據:塞拉圖1.8手動(起亞): 14.38W;寶來1.8MT基本型:17.65W,花冠1.8MT:14.78W; 凱越1.6MT(1.8沒有MT):12.78W; 標志 307 1.6MT:14.48W(沒有1.8);依蘭特1.8MT:14.18W.
我不知道12.98萬這個數字比上面的哪些數字大。福特到中國之后,只能拿1.8的和日韓二流廠家的1.6去死拼,的確是虎落平陽。去年廣本新雅各以近27W的高價上市,全國媒體異口同聲的說實在太便宜了,中國消費者占大便宜了,這叫中高級車價格標桿;但是20萬的蒙迪歐卻從未得到如此稱贊;而福克斯一上市就糟責難,太貴了,似乎重慶的人民幣升值的比其他地方快。
有的東西很貴,但媒體讓消費者覺得便宜,這似乎就叫營銷。反過來呢?
福特的另一款車嘉年華純粹是被媒體棒殺的。還沒上市之前,印度車的稱號就已經四散開來。但是類似出身的凱悅卻從頭到尾避開了大于旅行家,而被吹成專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世界全球車。媒體的威力可見一斑。
好了,說非技術我是門外漢,還是開始我的解析吧
一 安全性
安全性一向是歐美車最看重的東西。此次的陸風碰撞門事件的當事方之一-德國的測評機構說出這次測試的唯一動機就是陸風便宜的價格能否保證安全。按照德國人的作風,我相信他們是玩真的。雖然64KMPH的碰撞時速的確有故意扼殺中國汽車產業的意圖。
說說福克斯:NCAP對歐洲版的福克斯的測試結果正碰:36分,側碰:36分,柱碰:40分。滿分40分。結果為五星級。
肯定有人說,那是歐洲的。重慶的一樣嗎?
我不敢說絕對一樣,因為還有很多東西我不知道,
但是給各位看幾張照片,這些可以說明國產福克斯的安全性能并不會縮水:
這是國產福克斯拆掉前保險桿之后的照片:
一般車輛(比如花冠/凱越)前保險桿拆下后就是水箱架,在承載式車身的兩個縱梁上裝有兩個固定座,用來固定保險桿。一旦撞車,車身直接承受二次撞擊。
福克斯配備了正面雙安全氣囊。有的人說,這早過時了。誰不是雙氣囊。若在前面放兩個氣球,估計也很少有人能說出它與氣囊的差別。似乎唯一的區別就是1(單氣囊)-2(正雙氣囊)-4(雙側氣囊)。好在這個級別的車都還沒有側氣囊。
目前國產車氣囊的觸發傳感器有兩種,一種是分體式,正碰的裝在前面保險杠附近,側膨裝在B柱或者側面其他承載位置;一種是集成式,碰撞傳感器裝在控制模塊中央。分體式的更為靈敏和準確,而集成式反應稍微遲鈍,靈敏度不高。福克斯裝的就是分體式,雅各裝的就是集成式。分體式成本高于集成式,當然可*性也高一些。
福克斯在水箱架的正上中的那個東西,就是碰撞傳感器。
福克斯的ABS帶EBD。帶不帶EBA等我明天去拆一個制動泵驗證一樣。
ABS的電子控制版本決定了ABS防抱死調節的頻率。福克斯的是BOSH7.1版本,調節頻率為每秒10-14次。一般的國產車都在8-10次每秒
鋼板
鋼板的兩個參數非常重要,一個是材料,是普通板還是高強板,一個是厚度,厚度不是決定碰撞安全性的絕對因素,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高強板的成本是普通板的 1.4-2倍,強度超過普通板的3倍。福克斯的外板測量厚度(我自己量的!)0.94mm,內板0.83mm,高強鍍鋅板。一般日系車的鋼板厚度是外板 0.7-0.8mm,內板0.6mm左右,而且有些黑心廠家竟然用0.6mm的普通板,所以T**一撞成了兩截!鋼板的厚度除了事關安全外,還直接影響車身磨具的成本,這也是歐美車成本一直高于日韓車的原因之一。福克斯的門板居然有三層!
內外板及防撞鋼梁
帶支架的第三層板
福克斯近4.4m的車長,軸距2640mm冠同級車之最,但是很多人覺得內部空間尤其是后排并不大,這是事實。為什么呢?
原因就是車頭太長啦。
美國車都把車頭做得長長的,這并不是美國人傻。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旦發生撞車事故,車頭越長,也就是駕駛室離撞擊點越遠,車頭吸收的撞擊能力越多,那么乘坐空間發生變形的可能性越小,活下來的希望就越大。那么,你再回頭看看號稱空間之最的倚達吧,你會發現為什么它的空間那么大了。倚達還是屬于歐洲車系(雷洛),要是你再看看FIT就印象更深了。與福克斯類似車身結構的還有寶來。但是福克斯的內部空間比寶來還是大多了,畢竟長了不少。所以就這點看,要比寶來更安全。
國產福克斯在車身結構方面還有其他的保證安全的措施。例如源于VOLVO的3H結構的車身,儀表臺方向的橫向加強梁,前桁架的車身吸能結構等等,不一一例舉。
(請作者速與我們聯系,以便惠寄稿酬!E-mail:wt#pcauto.com.cn(請將#換成@))
編者的話:看到各位網友的評論,小編明白這篇文章錄的沒錯,給了大家一點幫助。看到很多網友還想了解更多有關福克斯的東西,小編特意又找了本文作者的《深度解析國產福克斯》的續文,續文的內容包括:科技用件、動力及傳動系統、細節以及福克斯的不足,這篇續文安排在下個星期一(11月14日)發表,希望可以給大家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