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經銷商在代客拍牌過程中,為了獲得不當利益,采用的投標價往往比客戶要求的價格低,這樣一旦拍牌成功,便可賺取上千元的差價;如果拍牌不成,倒霉的還是客戶,既耽誤時間,還要承擔牌照上漲的風險。還有的經銷商提前就多拍幾張牌,以備后用,當有些客戶遲遲拍不到牌照,卻著急著想買車的時候,就比按照當月平均價略高出手,賺取差價。這都在無形當中,哄抬了牌照價格。
基于各種考慮,政府部門推出網上竟拍,減少市民的麻煩。幾個月下來,雖然上述問題得到一定的緩解,由于客戶可以上網或打電話投標,競拍者的信息分散,少數經銷商很難判斷總體形勢,投機并操控大盤的概率大大降低。但牌照價格依舊一路上揚。據此,市政府部門針對黃牛問題,又推出如今現行的一系列新舉措,讓買車者親自上場,杜絕黃牛,打壓牌照價格。
新招出臺,意義如何?
此次的車牌價格依然創下新高,并直逼4萬元大關。對于新政策的出臺,真的取到了如期的作用了嗎?大家對這個新政策有什么看法呢?記者走訪了幾家汽車經銷商和消費者,向他們打探了一番情況。
經銷商:實際效果不大,增加了客戶麻煩,具體操作換湯不換藥
所有的經銷商們普遍認為,半年內不準轉讓,的確是個狠招,讓黃牛沒有了市場。但黃牛炒牌照,在汽車經銷商當中,只是很少數,并不能對汽車牌照的價格,造成絕定性的影響。同時必須讓客戶親自上陣,有點多此一舉,起不了什么實際作用。
新政策的出臺,剛開始,有一些小的汽車經銷有點慌神,一直以來,“一條龍服務”就是他們的特色服務。如今取消了代為上牌,已經簽下的銷售合同還得進一步修改。但好在,大多數的消費者對此表示理解。雖然他們不能代客拍牌了,但還是要為對拍牌一竅不通的客戶們提供拍牌價格。以至來安亭現場拍賣的,還是以汽車經銷商為主。經銷商帶著客戶一同上場,經銷商在外面打聽消息,客戶在里面接受經銷商的指揮。價格基本上還是經銷商們相互摸底打聽出來的,和原來大同小異。
而對大型的汽車經銷商來說,操作更比原來簡單。因為客戶一般對他們很相信,自己購得的標書,直接轉到了經銷手中,而經銷商卻可以把原來跑標書的那個人精簡出來,專門來收集汽車信息,讓價格更加準確。原來現場拍牌時,幾個人一同上陣,現在卻改由一個高層出馬。這個高層人物對當月上海的汽車銷售情況了若指掌,與現場另外幾個大汽車經銷商碰面后,牌照的價格基本就知道個大概。打電話回公司,公司員工進行網上竟拍,還省下搶電腦的麻煩。
消費者:麻煩多了,但是杜絕了黃牛,雖然價格還是要經銷商說了算
消費者對新政策的出臺,卻是幾分歡喜幾分愁,歡喜的是,新規定旨在平抑牌照價格,防止了黃牛,是個大利好。讓人煩的卻是,在購車的“方便和費用”上,尤其是辦證必須本人到場的規定,讓時間不充裕的人更加緊張,以前可以“一站式”買車,現在卻享受不到這種便利。特別想買車的,牌照價格,還是要聽經銷商的指揮,自己哪能說得準呢?
采訪札記:
記者認為,如今的車牌,在上?墒蔷o缺資源,而只要是緊缺資源,永遠都不能杜絕炒作。平衡這種市場供求關系才是關鍵。在外國,客戶買一輛汽車,只要提供相關的資料,在一個工作日之內,經銷商會搞定所有的事情,客戶只管開車。而今,上海汽車上牌,卻什么都要客戶自己親自上陣,算不算一個倒退?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