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價根源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條例”出臺具有強制性,一旦實施將執行統一費率,使得靠目前經營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無法憑借差異化的費率吸引客戶。目前的降價行為是為了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以保證在“條例”實施后獲取更多的客戶資源。因為“條例”且實行車險費率在相當程度上是要升的。
“我們目前還沒有任何動作。”太平洋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車險部高經理表示,“他們這么做無非是想多收些保費。”而上述華泰保險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暫時的非理性行為”的費率下調在保險市場仍占絕大多數。據該人士介紹,目前從全行業來看是虧損的,虧損幅度甚至超過去年。而對于此次華泰的調價,他只是委婉表示:“純粹出于戰略目的的調整極少。”
“我相信,就目前車險的競爭狀況,目前下調費率的企業多為一些二流的保險企業,不過是希望借著‘條例’的東風,做個廣告罷了。”安邦集團保險分析師張巍柏向記者分析。
“費率下調無非有幾個原因。一是競爭的需要,二是改善經營的需要。”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教授王緒瑾表示,在“條例”沒有出臺之前,目前有些保險公司按商業三者險收取保費也必須按照新《道路交通安全法》進行理賠,責任范圍明顯擴大了,“因此,現在下調費率能給企業帶來多少盈利增長,我不持樂觀態度。”
調高預期
“‘條例’出臺肯定會對現行費率產生影響。要看不同公司怎么應對了。”天平保險公司投資規劃部總經理蔡欣溢表示。但他也表達了“(費率)往上調的趨勢偏大一點兒”的觀點。
“還是要等‘條例’正式出來后再做調整。”天安保險公司車險部鄭濤并沒有對費率調整做出預測。她說需要看到“條例”的規則,包括費率水平和所承擔的責任大小后,再做相應調整。
“條例”將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作為強制險執行后,會從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兩方面劃定責任范圍和賠付金額。據了解,“條例”的賠付金額將在52000元左右。其中10000元作為搶救、醫療費用;40000元作為傷殘、死亡賠償;2000元作為物損賠償。
“如果‘條例’承擔50000元的賠付水平,那么50000元以上則可以由各保險公司商業險作為補充。”鄭濤舉例說明了“條例”責任范圍和賠付水平的確定,以及對未來商業險費率的影響。而鄭濤的觀點得到了王緒瑾的認可。他表示,未來費率的確定要看商業三者險的責任范圍是否變化。“毫無疑問,實施強制三者險后,保險公司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保費肯定會提高,而最終結果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名詞解釋 保險費率
Insurance rate保險費率是指每一個單位的保險金額,于一定保險期間的保險費。如:每萬元保險金額,每年繳保費為1000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