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花冠與比亞迪F3

一汽豐田花冠:花冠作為豐田在全球賣的最好的產品其實力不可小覷,在全球超過2400萬輛,但是我們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花冠在國內賣的并不是十分理想,原因很簡單,貴了!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花冠車型在國內不成功,而是相對于它在全球的名氣來看,在中國并沒有瘋賣,沒有出現類似本田早期在中國的瘋狂的狀態。先如今,第十代卡羅拉進入國內,其市場表現要比前一代產品要好,但是筆者還是認為,卡羅拉真的賣貴了,除了哪些對“牛頭”十分執著的人以外,很多客戶被本田與日產搶去,原因就是價格相對厚道一些。

比亞迪F3:比亞迪是一個高手,它并沒有完全抄襲一款車,因為它完全抄襲了兩款車,車頭、內飾像花冠,尾部像本田得思迪。關于抄襲,比亞迪似乎被罵的最少,因為很多車廠在抄襲外形的情況下并沒有注重內飾工藝,但是比亞迪憑借其本身在磨具方面的優勢,將F3的內飾工藝做的像模像樣,就連豐田對其也表示某種程度上的默許,筆者認為如果在用料與發動機技術上比亞迪能下功夫,其成果應該更大。但筆者最后還是想說:抄了就是抄了,要想得到更大的發展,就要自主設計!
外形相似指數:★★★★
動力、操控相似指數:★★★
如此行為是企業的長遠投資還是短期投機?
祖國需要發展汽車工業,我們并不反對一開始的模仿,甚至是抄襲,但是汽車質量呢?是本身工藝不夠,還是有意降低成本,致國民的安全不顧?筆者再次提出:目前,我們可喜的看到很多的汽車企業不單單在走自主外形設計,同時也在開發自己的發動機以及變速箱技術,對于這樣的企業我們尊重他們,關于是什么企業,筆者就不多說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也不想落的一個“托”的罪名。關于抄襲還是借鑒,國內的廠家之間還有媒體之間吵了很多年,關于如何走發展之路各部門也出現一些分歧。但是從筆者列舉的以上一些車型來看,大家認為看到了國產自主品牌崛起的希望嗎?他們做車是長期的投資行為、還是短期的投機行為?我們不知道這些企業將來會怎么走,或者有需求就有市場的存在。同時,解決這樣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我們真的希望看到國內所有的車廠都能務實的走自己的每一步,做出讓國人自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