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技術喜獲量產?聊聊制動能量回收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當F1都已經在玩四缸小排量發動機和能量回收,充滿汽油味的蠻橫年代注定會離我們而去。踩一腳剎車還能為電池補充電量,曾幾何時也只是被擱置在圖紙上的技術。在各種法規的鞭策下,“降低油耗”成為了車企眼中迫在眉睫的一件事,能量回收自然就被擺上了臺面。
![]() | 體驗讀圖模式 |
制動能量回收在10年前的F1賽場上是一項充滿爭議的技術,F1早在2009賽季的時候就引入了KERS動能回收系統,2010賽季由于穩定性不佳被棄用,到了2011賽季才重新回歸賽場。
時速高達300+KM/H的F1賽車在剎車時,車手踩下制動踏板,踏板力傳遞給兩個制動主缸,分別控制前后剎車卡鉗。
KERS電機回收動能的原理并不復雜,電機通過一定齒比的齒輪機構與發動機的曲軸連接。
到了2014賽季,FIA規定了全新的動力單元,使用1.6T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引入了兩套電機單元——動能回收電機MGU-K與熱能回收電機MGU-H,兩套電機共同構成了F1的ERS能量回收系統。
由于動能電機的功率得到提升,想要回收更多的能量就得加大發電功率,電機所產生的反向扭矩就變得更大。這時如果仍舊采用傳統制動系統的話, MGU-K的反向力矩便會打破后輪的剎車平衡,車手在調節前后剎車比例時就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在2014賽季FIA允許車隊對賽車后輪使用電傳制動(前輪仍舊使用傳統的剎車形式),以此來改善MGU-K工作時對剎車平衡帶來的影響。
而后輪卡鉗對制動盤施加的壓力大小則是由電子調節閥來控制的,為的是MGU-K動能回收電機的介入不會過多影響剎車的線性,讓整輛車的剎車能夠像傳統剎車一樣隨傳隨到,人車合一。
簡單說來就是,后軸總制動力矩減去電機回饋反拖力矩就是后輪所需的制動力矩,但是實際并沒有那么簡單。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帶著信心而來 試駕一汽-大眾捷達 VS5
- 2空間與續航兼顧 長安歐尚A600EV實拍解析
- 3亞洲龍2.0L車型申報圖 起售價或低于20萬
- 4怕不怕?新款一汽-大眾邁騰尾標下帶字母了
- 5扎實的駕控體驗 測試上汽大眾途岳 330TSI
- 6全方位的升級 凱迪拉克新款XT5實拍解析
- 7新款本田繽智正式上市 售12.78-17.68萬元
- 2空間與續航兼顧 長安歐尚A600EV實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