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同速時代真的來了?實測比亞迪“兆瓦閃充”:5分鐘補能400km
【太平洋汽車 技術頻道】在電動車續航焦慮逐漸消退的當下,補能效率成為新的技術攻堅戰場。比亞迪最新發布的超級e平臺以“兆瓦閃充,油電同速”為核心理念,真正將充電時間壓縮至燃油車加油的效率水平,當燃油車用戶還在為“5分鐘加滿一箱油”的補能效率自豪時,比亞迪超級e平臺已用“5分鐘補能400公里”的成績,實現充電功率的巨大飛躍,將“油電同速”從口號變為現實。
要實現1秒補能2公里的速度,底層技術必須重構。比亞迪超級e平臺的“兆瓦閃充”,從電壓、電池到充電系統,完成了從0到1的顛覆。首先是全域千伏高壓架構。傳統電動車的電壓平臺多在400V-800V之間,而超級e平臺直接將電壓拉到1000V,配合1000A的最大充電電流,充電功率達到1MW(1000kW)。
但高壓并非簡單堆參數,比亞迪自主研發了1500V耐壓的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重構了電池、電機、電控、充配電等所有高壓部件,同時解決了高壓下電、磁、熱多物理場耦合的難題。更關鍵的是,這套架構通過了“全球最高電動汽車耐壓安全設計等級”認證。簡單來說,1000V高壓下,漏電流控制、絕緣防護、碰撞斷電等安全指標,比傳統400V系統嚴苛數倍。其次是為兆瓦而生的閃充電池,要承受10C(10倍容量)的充電倍率(普通快充多為 3C-5C),電池必須要“內外兼修”。而比亞迪的解決方案是:
1、超高速離子通道:通過電解液、隔膜、電極材料優化,內阻降低 50%,離子遷移速度翻倍;
2、雙電子流通道:電芯極柱重新設計,外部電子路徑拓寬,產熱降低 50%;
3、超穩定自修復SEI膜:高溫下電池壽命提升35%;
4、冷媒直冷技術:基于2021 年首創的動力電池直冷直熱技術,升級為“立體流道復合溫控系統”,換熱面積增加100%,散熱效率提升90%,即使10C快充也能精準控溫。最直觀的驗證是,這顆電池在10C倍率下循環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超 80%,日常使用中,這意味著“充到報廢”也不會出現明顯衰減。
在實測環環節中,我們使用了首搭超級e平臺的漢L來進行補能測試。插槍后1分鐘左右,充電樁功率直接拉滿1000kW,電流穩定在1000A。儀表盤顯示,電量從1%到62%僅用了5分鐘,表顯續航從0km增加至438km,確實和官方宣稱的“5分鐘補能400公里”的宣傳口號一致。
更細節的體驗是充電槍,傳統超充槍因大電流發熱,重量普遍在5kg以上,女生插拔困難。而比亞迪的“超輕液冷充電槍”通過液冷線纜+端子強化散熱設計,重量僅2kg左右,握持感接近手提公文包,女生也能輕松插槍進行充電補能。
還有用戶最擔心的“挑樁”問題,超級e平臺用“電驅升壓技術”解決。我們來到了180kW的普通快充樁測試,這次實測車型為唐L,插雙槍后通過電驅系統主動升壓,將充電功率提升至300kW+,5分鐘即可補能90km,補能速度比普通電動車快了一倍。比亞迪官方表示,這套技術可兼容全球 99%的公共樁,真正實現“有樁皆可充,樁樁充得快”。
如果說“兆瓦閃充”解決了補能焦慮,那么超級e平臺的另一大殺器30000rpm超級電驅系統,則重新定義了純電性能的上限。這臺全球量產轉速最高的驅動電機30511rpm,功率密度達到16.4kW/kg,單電機功率580kW。配合千伏高壓架構,使漢L(詢底價|查參配) EV的零百加速達到 2.7 秒,100-200km/h 加速4秒,而官方公布的實測極速為305km/h,這個成績已接近百萬級燃油超跑。
但性能的可持續性更關鍵,傳統高性能電動車連續加速幾次后,電機/電池會因過熱降功率。而超級e平臺的“油-液-冷媒三層復合冷卻技術”,通過冷媒直冷將電驅溫度主動控制在 30℃以下,官方表示零百加速實測連續彈射70 次,加速時間波動也沒有超過0.1秒,也就是說,就算在賽道日刷圈也不會“掉鏈子”。
從2010年首臺純電e6到2024年超級e平臺,比亞迪用14年時間完成了從“能跑”到“能快”再到“能補能自由”的跨越。而“兆瓦閃充”的落地,不僅解決了純電用戶補能慢、挑樁、低溫衰減的痛點,更將電動車的使用場景拓展到了性能車、長途出行等過去燃油車的 “舒適區”。
在實測現場看著漢 L在5分鐘內從“趴窩”狀態恢復400公里續航,突然意識到所謂的“油電同速”,早已不是簡單的補能時間對標,而是電動車在補能、性能、安全、場景適應性上的全面超越。或許用不了多久,“充電5分鐘,續航400公里”會成為純電車型的新基準,而比亞迪超級e平臺,已經為這個時代按下了快進鍵。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