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科技哪家炫 美國消費電子展帶你看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又在美國如期舉行,CES展是全球最知名的消費電子展,各領域的科技公司均將自己的最新科技、最新產品集中在此展示,以顯示自己的實力,增強在各自領域的領導地位。今年的CES展的競爭更是異常的激烈,除了科技公司推出自己的軟硬件產品外,各大汽車廠商也不甘落后,紛紛推出自己的最新科技產品。那么與汽車相關的最新科技有哪些,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
![]() | 體驗讀圖模式 |
● 自動駕駛
一、奔馳無人駕駛概念電動車
奔馳正式發布了F 015 Luxury in Motion概念電動車,該車搭載了奔馳最新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新車設計非常前衛,車身線條非常流暢,整體造型極具科幻色彩,前進氣格柵采用鉆石中網設計,在中央鑲嵌有奔馳的LOGO。這款概念車可不是徒有外觀,它搭載了奔馳所有的高精尖的科技,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它都有!
該車內部采用四個獨立座椅,其中前排座椅可前后旋轉,當車輛進入自動駕駛模式后,前排乘客可旋轉座椅,在車輛行駛的同時可以與后排乘客面對面進行交流。
F 015 Luxury in Motion可在60米的距離內識別車道上的行人,但在全新的感知功能下,F015 Luxury in Motion擁有自己的解釋和溝通能力,使其擁有更為智能化的無人駕駛體驗。
這款概念車無論是外觀、內飾都讓人眼前一亮,不得不嘆服奔馳的科技能力,雖然這些科技還不會立即投入量產車中生產,但過個眼癮還是好的。
二、寶馬自動駕駛技術
不同于奔馳,寶馬的的自動駕駛技術放在了量產車寶馬I3上展示。推出了全新的自動駕駛技術。包括360°預防碰撞系統和多層停車場全自動泊車技術。另外還展示了用智能手表控制啟動全自動遠程代理泊車輔助系統。
360°預防碰撞系統的基礎是精確的位置識別和環境感知。通過車上四個先進的激光掃描器用來探測周圍環境及準確識別障礙物。
多層停車場全自動泊車科技將利用四個激光掃描器探測概念車周圍區域,然后生成精準的環境圖像。全自動遠程代理泊車輔助系統將這些信息與停車場的數字平面圖相結合,然后基于該數據自動、快速、安全地將車開到空車位并停放好,此外此功能能搭配智能手表使用。
寶馬的自動駕駛技術更傾向于駕駛者的實際體驗,功能也更實用。相比奔馳的概念車,寶馬的自動駕駛似乎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在駕駛者操控及無駕駛者全自動操控方面的出行零事故道路上開辟了新方向。
三、 奧迪自動駕駛技術
在CES展上奧迪的概念車展示的概念注重在于自動駕駛方面,從外觀方面Prologue自動駕駛概念車相比于Prologue概念車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不同的是自動駕駛功能的展示,通過一系列的輔助設備和智能化的處理,展現的是奧迪未來的設計方向。
在最初的設計理念中,運用該技術的汽車還會配備面部識別攝像頭,偵測駕駛員是否專心觀察路況,是否疲勞駕駛,并發出警報提醒。
為了配合PilotedDriving技術,奧迪須為汽車配備前后雷達、前視激光測距儀以及擋風玻璃上的攝像頭。并且該車搭載的是混合動力的系統,搭載一臺4.0L V8 TFSI雙渦輪增壓引擎,與之匹配集成了電動機的8速自動變速箱,電動機由2.6千瓦時的鋰電池組提供動力。Prologue自動駕駛概念車百公里加速時間僅僅為3.5秒,平均油耗為7.9L每百公里。
豐田的無人駕駛汽車的原型車是LS600h,通過車載的各種設備,能夠檢測到其它汽車、車道線和信號燈,從而讓它能夠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在街道上行駛。該車頂部還安裝了谷歌在其無人駕駛汽車中安裝的激光系統。大眾展出的自動駕駛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在e-Golf上展示了自動停車入位的記憶功能,也就是只要車主停一次,e-Golf就具有記憶功能,在下一次要停同一個位置時就能自動停車了。自動停車這項功能相對來說已經被我們所熟知了。
● 主動安全
在一些重量級汽車廠商、科技公司紛紛推出自家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時候,一些汽車產品配套供應商則把注意力集中在主動安全技術上。
一、沃爾沃自行車碰撞預警系統
在2015 CES展上,沃爾沃發布了一套自行車防碰撞預警系統,該系統是與自行車防護裝備制造商POC和全球通訊服務商愛立信共同合作開發,由一輛可聯網的汽車和一個具有數字反饋功能的自行車頭盔組成。
該預警系統可以實時地監測車輛和自行車之間的位置與距離,通過高速運算判斷碰撞發生的可能性。
沃爾沃的這套自行車防碰撞預警系統使汽車駕駛員與自行車騎行者之間建立了智能安全互聯概念。進一步增強了駕駛和騎行者的安全系數,沃爾沃一直致力于安全方面的開發,相信這項技術會為我們帶來更安全的駕乘。
二、博世塞車輔助系統
博世為本次消費電子展帶來塞車輔助系統。在交通擁堵時,塞車輔助系統通過聯合雷達和視頻技術,控制車輛的縱向和橫向運動,需要變道時或檢測到障礙物時返回駕駛員控制模式。
博世在輔助駕駛方面的研究可謂是專家,面對各大汽車廠商可是絲毫不落下風。依靠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博世已經成為各大汽車廠商的合作方。
三、捷豹路虎“360度城市虛擬風擋”
該技術為駕駛者提供無遮擋車頂支柱及車外360度全視野,通過給車內的每根車柱上各裝一個屏幕,從而能夠實時顯示位于車身周圍A、B、C柱相應盲區里的攝像頭所拍下的畫面。當車輛轉向、超車或途經交叉路口時,透明車柱系統會自動響應,使左右車柱產生透視效果。
該技術配備了顯示屏的透明車柱不但可以讓周圍路況全都一目了然,通過在汽車虛擬風擋屏幕上移動的光圈,及時引起駕駛者的關注,保證了車輛及行人的安全。
虛擬跟車導航技術是捷豹路虎正在開發的項目,該設計理念是在駕駛者的前風擋上投映出一輛汽車的虛擬影像,帶著駕駛者行至目的地。這樣駕駛者就不需要低頭看中控臺中的導航詳細,提升了行車安全,便捷地引領駕駛者到達目的地。
● 汽車互聯技術、車載系統
一、 福特新一代SYNC車載互聯系統
福特SYNC 3車載系統基于黑莓QNX操作系統打造,將音樂、空調、電話、導航等功能的程序按鍵集成到觸摸式顯示器中,觸摸屏改為電容式,因此可以像手機或平板電腦那樣,支持多點觸摸和手勢縮放等功能。
語音功能支持與iphone手機連接,通過Siri Eyes-Free進行無縫操作,可以控制音樂、導航和電臺調節等。升級后的語音識別功能理解功能有所增強,針對用戶習慣或偏好的表達方式也可更準確的找到結果。
Sync 3比前一代車載系統更快速、運行更流暢,功能也得到很大提升。采用了更加簡潔便于操作的操作界面,整體操作類似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并且增加了強大的語音控制系統使用戶非常容易上手。不過福特最早將于2015年將新操作系統正式搭載在福特新車型上。
二、克萊斯勒新UConnect服務
克萊斯勒新UConnect系統新增了四項服務,包括尋車、發送目標地址、車輛健康檢查和車輛健康報警功能。車主只需在移動端下載APP應用程序便可操作。尋車功能:通過手機發送指令后,車輛可以通過鳴笛幫助車主尋找。發送目標地址:通過手機發送目的地,車輛便可自動進行導航。
若車輛所處區域障礙物較為密集,車主可通過遠程遙控使車輛主動鳴笛,且該系統還可進行遠程開啟或關閉車門等操作。全新的目的地發送模式允許客戶向Uconnect系統的大型觸摸顯示器上發送目的地信息。
車輛健康檢查和車輛健康報警:定期對動力總成、剎車以系統、懸掛系統以及電子設備等進行檢查,并每月發送“體檢”報告給車主。
三、現代Future Connectivity人車交互系統
Future Connectivity是現代全新推出的一套人車交互系統,該系統在儀表盤、中控臺及方向盤位置上均安裝有液晶屏幕或控制按鍵,如車內人員要使用導航功能,則位于副駕駛位置的乘員僅依靠手勢指引便可實現路線選擇等功能,待開始導航后,還可以將導航畫面轉移至中控臺部分進行顯示。
位于方向盤上的黑色按鍵也對應有相應的功能操作,并可對疲勞駕駛等危及行駛安全的行為進行監控。
Future Connectivity是現代全新推出的一套人車交互系統,相比舊系統新一代的系統更強大和流暢,不但支持傳統的觸控式操作,還能實現非接觸式操控,配合時下流行的智能手表,車主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大眾發布了Golf R Touch概念車,新車的亮點是配備了全新的車載信息技術——全觸控車載操作系統。該系統采用的是三塊大尺寸液晶信息顯示屏,放棄了物理按鍵。
傳統的儀表盤被液晶顯示屏取代,它不僅可以顯示車輛行駛狀態、行車電腦信息和導航演示,駕駛者可以通過它很觀察行駛狀況。
由于車內沒有任何物理按鍵,很多功能的設置調節都需要拖拽滑動動作完成。除滑動操作外,全觸控車載系統支持體感操作,用戶可以通過它翻轉圖片、音樂、調節收音機等等,行車中可以“盲操作”,避免因操作分神導致事故的發生。
該系統集成了車上的所有功能控制,包括大燈控制、后視鏡調節、座椅調節、天窗控制、空調控制都在中控觸摸屏操作,并根據自己的要求去調節,甚至同樣支持手勢控制。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不過使用者需要適應沒有物理按鍵的操作習慣。
五、大眾新一代信息娛樂平臺(MIP-II)
MIP-II可支持蘋果CarPlay以及谷歌Android Auto的全新車載操作系統,并為這兩款不同操作系統的手機提供了簡化界面,更適合駕車時操作。這套系統仍然采用大眾公司的App-Connect品牌,而該公司的四款智能手機應用還將支持MirrorLink。
未來大眾的信息系統還將對智能手機進行更全面的支持,用戶可以通過安裝特定App的智能手機控制汽車的鎖車和開車門等功能,同時其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遙控停車。車主可以站在車外,通過操作手機實現停車入位。
六、寶馬最新iDrive系統
最新一代iDrive系統加入了觸摸屏以及3D傳感器, 并且可以在控制器、觸摸板和觸摸屏之間隨時切換操作,大大提升了操作的方便性。 3D傳感器可以識別簡單的手勢,例如旋轉或滑動,可以調節音響的音量或者接聽電話等。
這套新系統除了使用iDrive控制器/iDrive觸摸控制器外,還能通過觸摸屏操作的信息娛樂系統。觸摸屏和iDrive均可用來控制所有功能。
手勢控制通過安裝在車頂上的一個3D傳感器能識別出用戶伸出了一個還是兩個手指,或者拇指和食指是否捏合。系統會對手指點擊、旋轉或向右滑動等動作進行解碼,然后執行所需的輸入。
七、 奧迪新一代MMI系統
全新MMI依然使用了中央實體旋鈕+顯示屏作為整個多媒體系統的主體。并且采用了LTE作為關鍵傳輸技術,這也就使得這套系統可以實現同時連接多個操作系統的能力。
新MMI系統支持蘋果CarPlay以及谷歌Android Auto兩種車載操作系統。在中控臺上安裝了“奧迪電話盒” (Audi Phone Box),可以通過LTE無線網使手機和車輛連接。
奧迪MMI的界面雖然相比之前的版本有所改變,但大部分功能與操控方式都與之前的MMI系統沒有什么兩樣,比如車輛模式選擇、功能控制、多媒體系統、導航系統等界面與之前的奧迪車型都保持一致。
● 智能可穿戴設備
一、現代智能手表應用
現代的Blue Link smartwatch App應用程序可實現現代車主通過穿戴設備控制車輛,車主還可借助該程序來定位車輛所在位置、進行呼叫救援等。此外,它還能用上Android Wear的語音控制功能。
二、 寶馬智能手表應用
寶馬公司推出的智能手表產品是基于三星Gear S智能手表開發的BMW i遠程助理App應用,BMW i車主可以使用手表與自己的車輛連接,獲得關于車輛的實時信息。
同時結合寶馬的自動駕駛系統,駕駛者可以使用智能手表啟動全自動遠程代理泊車輔助系統時,系統將自動控制車輛快速穿過各層停車場,到達停車位之后,車輛即自動鎖止,然后等待用戶通過智能手表和語音命令進行呼叫。
三、奧迪智能手表應用
在CES展上,奧迪展示了一款能夠解鎖汽車的智能手表,由LG開發,奧迪品牌深度結合。整體交互系統的界面非常流暢,結合的動畫效果、畫面等都非常精致。
● 總結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風向標,CES展覽一直都是科技產品的大舞臺,而2015年的CES卻給我們上演了一場科技與汽車相結合的產品秀,向人們展示了未來汽車電子科技的幾種大趨勢。自動駕駛、主動安全技術、車載互聯系統、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技術和產品的發展必定引領者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促進汽車技術、人機交互系統更加人性化、更好地為使用者服務。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帶著信心而來 試駕一汽-大眾捷達 VS5
- 2豐田新一代卡羅拉或將于8月8日正式上市
- 3美系豪強對決 林肯大陸較量凱迪拉克CT6
- 4空間與續航兼顧 長安歐尚A600EV實拍解析
- 5怕不怕?新款一汽-大眾邁騰尾標下帶字母了
- 6亞洲龍2.0L車型申報圖 起售價或低于20萬
- 7新款本田繽智正式上市 售12.78-17.68萬元
- 2豐田新一代卡羅拉或將于8月8日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