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機油就像人的血液在人體流動一樣,在發動機內部各個運動零件之間流動。機油有四大作用:潤滑、冷卻、清潔、密封。其中潤滑是最主要的作用,它在發動機內部相互運動的零件表面形成一層油膜,這層油膜不但要保證零件的高速運動,還可減少接觸面的磨損。油膜的形成主要靠機油的黏度實現,但在發動機使用一段時間后,黏度就會被破壞,油膜就起不到應有作用,所以必須定期更換機油。關于機油的更多資料如下:1、不換機油的后果:如果不換機油,輕則導致發動機異常磨損,噪音增大,油耗增加;重則曲軸、凸輪軸等發生抱死,導致發動機無法工作。2、機油的組成:機油一般是由基礎油和各種添加劑組成,本身是化學產品,由石油提煉出來。使用環境比較復雜,工作溫度比較高,日系車在90 ℃左右,歐美系車在110 ℃左右,容易發生氧化作用,產生各種雜質,同時機油中各種膠質物也會慢慢分離出來,這些均會導致機油性能下降甚至失效。3、機油的氧化過程:活塞在汽缸內往復運動,汽缸內的高溫高壓混合氣會從活塞與缸筒的間隙中滲入曲軸箱內,這些高溫高壓混合氣加速了機油的氧化過程,這也是導致機油變黑的主要原因。4、影響機油功能的原因:起動時,特別是冷車起動時,著車前噴入汽缸中的汽油會滲入到曲軸箱內,最后和機油混合,不但會導致機油變稀,還會影響機油的功能,降低機油黏度。5、破壞機油的潤滑作用:發動機內部運動副之間,如:活塞與缸筒、曲軸與曲軸瓦等,產生相互摩擦運動,會產生大量的碎屑。雖然有機油濾芯過濾,小的顆粒還會存在機油中,隨著機油循環,時間長了也會破壞機油的潤滑作用。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