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眾正式發布了一款全新的電動MPV——ID.Buzz。這一款車一發布,就可謂是吸引了極高的關注度。一方面其是大眾ID系列的第一款MPV車型,而該細分市場尚處于空白狀態;另一方面,其還意味著大眾經典T型車的復活。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從官方圖看起。
毫無疑問,看ID.Buzz的第一眼就能令人亮相到當年的T型車,巨大的大眾LOGO、經典的雙色搭配,都看得出ID.Buzz向那款商用貨運車鼻祖致敬。而且,ID.Buzz還加入了更多新鮮的設計元素。貫穿式前大燈,豐富的燈帶帶來了出色的科技感,而大燈下方位置是可以直接打開的;下保險杠的蜂窩狀鏤空極具設計感,不僅延續了ID家族的設計理念,還能把駕駛輔助系統探頭“隱藏”起來。
來到側面,單廂車設計絕對也是T型車的經典設計。而除了大輪轂和雙色車身以外,D柱上幾個假的散熱孔是一個設計重點。因為大眾T型車早期是后置發動機,所以一直以來T型車后方都有這個散熱孔。
內飾方面則沒有那么多的新鮮感,依然是大眾ID家族化的布局設計,智能化配置方面應該也與現款的ID車型沒有太大區別,倒是配色在MPV中算是比較突出的。整車為5座布局。
此外,大眾還一同發布了ID.Buzz Cargo的商用版本,其最大變化就是密封了后窗,同時取消了后門。內飾也更加偏向實用性,沒有那么多用料、配色的搭配,一切實用為主。
動力方面,ID.Buzz基于MEB平臺打造,動力為單電機后置后驅布局,最大功率150千瓦,最大扭矩為310牛米。不過官方沒有公布綜合續航表現。
顯然,ID.Buzz是有不錯的產品魅力的,尤其是T型車基因加持后。不過當面向市場,一些問題也是需要ID.Buzz去面對的。首先,電動平臺打造的MPV,是有不少的優勢。像是沒有了復雜的機械布局,可以更好布局空間,從而獲得更小的車身尺寸;可以降低用車成本,提升行駛品質;可以提供更強大的低扭,更適合商用車。
不過對于一臺全家出行而且出遠門的MPV,電動車也有一個影響剛需的痛點,那就是續航。一方面,滿載時,電耗難以保證;另一方面,以目前國內充電樁數量來看,電動車還不足以成為長途出行的好選擇,更不要提寒冷天氣等問題。所以問你一句,有續航焦慮的MPV,你會考慮嗎?
再者,我對ID.Buzz的憂慮點還有一個——價格。其實ID.Buzz與ID.Buzz Cargo與國內進口銷售的邁特威與凱路威的定位十分相似,一款商務車偏向,一款商用車偏向。但問題是,這兩款車在國內都有著不菲的價格。前者42.8萬起,后者32.05萬元起售,基本遠超國內GL8、奧德賽等車型售價。所以也就不免讓人擔心——ID.Buzz若是入華,會不會又是賣出天價?
確實,ID.Buzz是一款令人喜歡的車,但當真要買,消費者還需三思。當然了,ID.Buzz到底會不會入華,暫時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