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工作原理
差速器的速度調整是自動的,這里涉及到最小能耗原理,也就是地球上所有物體都傾向于耗能最小的狀態。
簡單來說差速器工作原理就是一種將發動機輸出扭矩一分為二的裝置,允許轉向時輸出兩種不同的轉速。
當汽車直走時,兩個行星齒輪只公轉,不自轉。根據力學原理,轉彎時內側車輪勢必會轉的慢些。此時驅動軸轉速不變,行星輪此時一邊繞半軸公轉,一邊自轉。
汽車轉彎時,前輪較之后輪,走過的距離是不相同的。部分四輪驅動車前后輪之間沒有差速器,相反的他們被固定聯結在一起,以至于前后輪轉向時能夠以同樣的平均轉速轉動。這就是為什么當四輪驅動系統忙碌時,這種車輛轉向困難的原因。
差速器的由來
汽車在拐彎時車輪的軌線是圓弧,如果汽車向左轉彎,圓弧的中心點在左側。在相同的時間里,右側輪子走的弧線比左側輪子長。為了平衡這個差異,就要左邊輪子慢一點,右邊輪子快一點,用不同的轉速來彌補距離的差異。
當轉彎時,由于外側輪有滑拖的現象,內側輪有滑轉的現象。兩個驅動輪此時就會產生兩個方向相反的附加力,導致兩邊車輪的轉速不同,從而破壞了三者的平衡關系。通過半軸反映到半軸齒輪上,迫使行星齒輪產生自轉。使內側半軸轉速減慢,外側半軸轉速加快,從而實現兩邊車輪轉速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