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科技館具體位置在哪
位于甘肅東南部,東連關中,南接南通巴蜀,北連隴東,西接定西、甘南。是甘肅東南部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貫穿陜、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天水市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0.72度,降雨量500-600毫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被譽為甘肅“小江南”。現轄秦城、北道二區、秦安、甘谷、巫山、清水、張家川縣,總面積1.43萬平方米,人口300萬,其中天水30萬人。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橫跨長江和黃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被譽為西北“小江南”。天水是甘肅少有的青山綠水之地,既有江南之美,又有北方山川之壯美。麥基山形狀奇特,山勢險峻,竹林蔥郁,森林茂密,泉水清澈,瀑布秀麗,群峰環繞,麥基山有“秦代林泉之冠”的美譽登上山頂,極目望去,四周都是郁郁蔥蔥的青山,我只能看到千山萬壑,蒼松如海,云海陣陣,遠景交織,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名曰“麥積煙雨”仙崖襯綠峰,巖石是萬仞,松柏是森林,鳥語花香。雄山山側,常伴秀水,渾然一體。風景非常迷人。在珠山和寶蓋山之間有一座孤峰,看起來像一座塔。峰上有燃燈亭,有明代燃佛像。相傳有天然仙燈,半夜燈從崖石中飛出,成為著名的“仙人送燈”伏羲廟臨街而建,院落眾多,四進四院,寬而深;玉泉閣巍峨聳立,碑碣遍布山野,樹木蔥郁,曲徑幽深。春天,雜花自生,綠草如茵,游人來此,可一覽山川美景,令人流連忘返。天水是絲綢之路重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人類的始祖伏西施就誕生在這里。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氏族創造了中國最古老的新陶瓷文明。天水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境內有許多文物古跡。幾乎每平方公里都有新石器文化遺址。天水伏羲廟和瓜臺山是海內外華人祭祖的地方。巫山水簾洞,洞內有各種塔、泉、雕塑、畫像;甘谷的大香山拔地而起,巍峨壯觀,山上有一尊安詳寧靜的巨型香山大佛;麥積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他們以精美的泥塑藝術和陡峭的洞穴而聞名...天水是絲綢之路重鎮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人類的始祖伏西施就誕生在這里。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氏族創造了中國最古老的新陶瓷文明。秦代始祖妃子因在周牧馬有功,被賜以“贏”姓和秦封地,成為秦國對外開放的基地,故名“周琴”。漢武帝建立天水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天水著名的旅游景點有麥基、仙人崖、伏羲廟、玉泉寺、瓜臺山、澧縣岐山炮臺、甘谷大象山、巫山水簾洞、秦安大地灣等,資源文化品位高,觀賞性強。天水旅游接待設施已與成龍配套,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