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產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和特斯拉這樣的國際名牌車企差距大嗎?
他們都在做自動駕駛。更好的是誰?華為和特斯拉之間的比較似乎沒有多大意義,至少目前如此;由于國家標準文件《道路車輛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詞匯表》最近才發布,具體標準還沒有進行研究。因此,量產汽車的自動駕駛水平沒有標準來衡量,也沒有“達標”或“不達標”的說法。
FSD是“完全自動駕駛系統”的縮寫,這是特斯拉對它的定義。但在發生一系列交通事故后,該公司在其網站上添加了一條說明,大意是“尚未具備完全的自動駕駛能力”。但關鍵是FSD和附帶的說明不一致,所以不用太注重技術。畢竟,特斯拉未來的汽車不會安裝雷達,而是使用攝像頭。
所謂“純視覺系統”,就是用攝像頭采集道路上的各種信息,然后通過程序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和處理;但是,相機也有可能對道路上的各種光源出現識別錯誤或不識別的情況。只使用攝像頭的“全自動駕駛系統”,至少不敢被個人使用。華為不僅在開發自動駕駛或輔助自動駕駛系統,還在制造硬件,如激光雷達。
這就是華為和特斯拉的區別。華為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更加全面。它可以根據車輛本身的特點來適應和件,并且可以選擇多種傳感器類型。所以不要押寶特斯拉,純視覺系統只是為了進一步降低汽車的制造成本,而目前的Model 3/Y還不夠簡單嗎?
國家對國內電動汽車產業寄予厚望。從政策支持到具體的財政補貼,都是有目的的,希望國產電動汽車能夠實現預期的“彎道超車”。畢竟,引進了這么多全球知名的汽車品牌,國產汽車的發展還是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