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這是個不同尋常的展會,從去年傳出車展鬧分家開始,很多的人就預料到,今年車展的規模將是前所未有的———分家的理由就是場地不夠大。這個預料在今年年初就明確地顯現出來,國際汽車巨頭幾乎都傾力參展,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另加農展館近12萬平方米的場地,根本就無法滿足國內外汽車廠商的參展要求,以至于今年車展的招商變成了主辦單位游說參展商縮小面積的工作。
但包括德國奔馳在內的國際巨頭還是宣布,將把北京車展看作全球最主要的車展來布展。因此很多媒體樂觀地宣布,北京車展已經成為全球第六大車展。
北京車展被這些巨頭捧為盛宴的背景是,國內汽車市場已經連續三年高速增長,并且在過去兩年內增幅保持在50%以上。去年國內車市的產銷量達到400萬輛,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消費市場。這是個巨大的誘惑,他們的目的是顯示實力。
帶著欣喜來顯示實力的參展商,現在的心情卻要復雜得多。國內汽車市場在過去的5月份遇到了“滑坡”。網上一份資料顯示,5月份的國內車市,在持續幾年增長后,突然全面下滑,平均下滑20%,庫存積壓占到總產量的10%以上,有的企業銷量下滑竟在30%以上。
還在設想如何在車展上吸引眼球的汽車企業,猛然發現以前只要是能生產出車就不愁賣的日子不復存在。車展又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很多企業設想車展來帶動市場,之前準備在車展期間神秘露面的車型,匆匆提前。
上海通用最先捅破了這層膜。世界排名第一的通用5月17日宣布,上海通用的所有車型全部大幅降價;世界排名第二的福特,在5月28日發布了長安福特2.5V6蒙迪歐的價格,并與上海通用比拼價格。兩個巨頭在車展前叫勁價格,這對于像標致307這樣,“寶”一樣壓著價格,希望在車展一炮打響的車型,壓力可想而知。
寄希望于車展,這多少有點病急亂投醫的味道,車市低迷肯定不是一個車展就能拯救的。我們都知道,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個人車貸幾近叫停———事實上,之前的個人車貸與車市泡沫不無關系。有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年底,汽車消費貸款的余額已達1800多億元,國內銀行有超過945億元的個人汽車貸款無法回收,這是外話。
更多的原因是,國內汽車產能的增加,去年開始不單國內外行紛紛進入汽車行業涉足造車運動,而且國際巨頭也不停加大工廠產能,引進新車。在5月底華晨寶馬工廠正式完工的儀式上,遼寧省的一位領導就提出希望,華晨寶馬的產能2010年能達到10萬輛。德國寶馬方面對此則持非常謹慎的態度,顯然已經感受到了國內車市逼人的寒意。唯一能讓汽車企業欣慰的是,6月1日公布汽車產業政策,提高了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
其實,汽車行業巨頭比我們更明白,車展與目前的市場無關。車展上香車美女、熱鬧喧囂的浮華背后,依然是汽車市場的冷清。車展對汽車廠商的意義在于,“爆發式”發展的國內汽車行業至此將畫上一個句號。廠家與消費者都應該平靜下來,就像1990年以后的家電行業以及2002年以后的IT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