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純電車的安全性?
判斷純電車的安全性,可從被動安全、主動安全、電池包和高壓電系統安全、品牌安全以及整車、電池和人身安全等多方面入手。被動安全上,專屬平臺與高強度輕量化材料保障碰撞安全;主動安全方面,ADAS 等功能及合理按鍵設計提升安全;電池包和高壓電系統安全關鍵在于多重防護措施;品牌安全建議選頭部新勢力或傳統車企車型;整車、電池和人身安全可參考防水與 ASIL 等級。
在被動安全領域,專屬平臺的設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早期的“油改電”車型由于結構上的固有問題,在碰撞后極易造成電池包受損甚至起火。如今,眾多車企為純電車型量身打造專屬平臺,比如通用的Ultium平臺、廣汽新能源平臺等。在這些平臺設計中,電池包巧妙地嵌入底盤縱橫梁之中,高壓線路也經過了精心合理的布置,如此一來,在遭遇碰撞時,車輛能夠最大程度保障電池包和高壓管線的安全。并且,電動車的白車身結構雖然和燃油車有相似之處,但大量采用了高強度輕量化材料,像ARCFOX、愛馳的鋼鋁混合車身,不僅減輕了車身重量,還提升了車身在碰撞時的強度,為車內乘員構筑起一道堅固的安全防線。
主動安全范疇同樣不容忽視。廣義的主動安全,不僅僅包含ADAS輔助安全功能,還涉及駕駛操控便利性對安全的影響。當下多數電動車將關鍵控制系統集成在大屏之中,這在實際駕駛操作時存在諸多不便。而傳統車企生產的純電動車則保留了關鍵的按鍵和旋鈕,極大地方便了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的盲操作,從而提升了駕駛安全性。在ADAS系統運用方面,電動車具備獨特的優勢,能夠更好地采用機電一體化設計,從而兼容更高算力的芯片和更多的硬件設備,進一步增強了車輛主動預防事故的能力。
電池包和高壓電系統安全無疑是純電車安全的核心要點。電動車起火的原因復雜多樣,為此,車企采取了一系列豐富且有效的應對措施。例如將電池包嵌入車底縱橫梁,為其配備高強度的殼體以及隔熱阻燃棉,同時不斷優化電池管理系統等。主流車企更是采用了絕緣設計,并且在車輛自身以及碰撞時都配備了可靠的碰撞斷電系統,全方位保障電池包和高壓電系統在各種情況下的安全。
品牌安全也是我們判斷純電車安全性的重要考量因素。建議優先選擇頭部新勢力或傳統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型。以上汽大眾ID系列為例,其車身剛性出色,主被動安全配置一應俱全,電池包也有著完善的防護和驗證措施。紅旗憑借強大的資金和研發實力,不僅在產品研發上投入巨大,售后服務也十分出色,旗下車型更是經過了大量嚴格的安全試驗,品質值得信賴。
最后,整車、電池和人身安全是評判純電車安全性的關鍵標準。在新能源車的開發過程中,電池防水問題早已被充分考慮在內。此外,我們還可以參考ASIL等級,比如別克微藍就滿足ASIL D這一最高等級,為車輛的安全性能提供了有力的背書。像阿圖柯在電池浸水測試、電池擠壓測試以及車身剛性測試中均表現卓越,其電池包雙層密封設計,在浸水測試中無異常;擠壓測試里主體幾乎不變形;車身剛性測試時車頂和側門位移量小,車身剛性超國標2倍,這些都展現了車輛在整車、電池和人身安全方面的可靠保障 。
總之,判斷純電車的安全性是一個綜合且細致的過程,需要我們從多個維度進行全面考量。只有綜合權衡這些方面,才能對純電車的安全性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從而為我們的購車和出行提供可靠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