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ttro系統相比適時四驅有什么區別?
quattro系統與適時四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工作模式、差速器類型和動力分配等方面。quattro最初是全時四驅,始終保證四輪有動力,早期采用托森差速器純機械分配動力,響應快且可靠,如今也有電控技術輔助,駕駛穩定性和越野能力出色;而適時四驅大部分時間以兩輪驅動行駛,必要時才啟用四驅,多采用多片式差速器,動力分配響應相對較慢。二者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需求。
在工作模式上,quattro系統作為全時四驅的代表,無論車輛處于何種行駛狀態,四個車輪始終都能獲得動力輸出。這意味著,無論面對干燥平坦的城市道路,還是濕滑泥濘的越野路段,亦或是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quattro系統都能時刻為車輛提供穩定的行駛性能,保障車身的平衡與可控性。例如在冰雪路面上,全時四驅的特性使得車輛能迅速擺脫困境,穩健前行。
而適時四驅則不同,它并非始終保持四輪驅動。在大多數日常駕駛場景中,適時四驅車輛以前輪驅動或后輪驅動模式行駛,只有當車輛的傳感器檢測到車輪出現打滑、空轉,或者行駛在濕滑、松軟等附著力較低的路面時,才會自動切換到四驅模式,為車輛提供額外的驅動力,以增強抓地力和通過性。比如在城市日常通勤中,適時四驅車輛基本以前輪驅動行駛,這樣既滿足了正常行駛需求,又能節省燃油。
差速器類型也是二者的顯著區別。quattro系統早期的靈魂部件是托森差速器,這是一種純機械結構的差速器,它具有出色的性能和極高的可靠性。托森差速器能夠自動鎖止和解鎖,精準地實現驅動力在前后軸之間的分配,例如在正常行駛時可以按照50:50的比例給前后軸分配動力,一旦某個車輪出現打滑現象,它能迅速將動力傳遞給抓地力更好的車軸,反應速度極快。隨著技術發展,quattro系統后來又引入了冠狀齒輪差速器等,并且加入了電控技術,能夠更精確地控制動力分配。
適時四驅系統多采用多片式差速器,這種差速器結構相對簡單,成本較低,但在性能方面相較于托森差速器有所削弱。多片式差速器主要依靠電控系統來控制離合器片的壓緊和松開,從而實現動力在前后軸之間的分配。由于是依靠電子信號控制,其在響應速度和動力分配的精準度上,與托森差速器存在一定差距。
動力分配方面,quattro系統憑借其先進的差速器技術和全時四驅的特性,能夠實時平衡前后軸的驅動力。在行駛過程中,無論路況如何變化,quattro系統都能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態和車輪的附著力情況,快速、準確地調整動力分配,確保每個車輪都能獲得恰到好處的動力,從而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和通過性。
適時四驅在動力分配上則稍顯遜色。在兩輪驅動模式下,車輛的動力只分配到兩個驅動輪上;當切換到四驅模式時,雖然能夠為另外兩個車輪提供動力,但由于其多片式差速器的特性以及電子控制系統的響應時間問題,動力分配的及時性和精準性不如quattro系統。在一些復雜路況下,可能無法迅速有效地將動力傳遞到需要的車輪上,影響車輛的通過性能。
綜上所述,quattro系統和適時四驅在多個方面存在明顯差異。quattro系統以其全時四驅的特性、高性能的差速器以及精準的動力分配,在駕駛穩定性、越野能力和操控性方面表現出色;適時四驅則憑借其智能化的切換模式和較好的燃油經濟性,更適合城市日常通勤等一般路況。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駕駛需求、駕駛習慣以及經常面臨的路況,來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四驅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