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56年7月中國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輛汽車“解放”牌載貨汽車下線,到20世紀初各大合資品牌在國內生根發芽,再到如今自主品牌產品在市場百花齊放……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蛻變。
多年積累,成長為世界級車企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比亞迪以年銷427.2萬輛,同比增長41.26%的成績,反超年銷401.3萬輛的上汽集團,終結了上汽集團自2006年以來中國最大汽車制造商的歷史。
這樣出色成績的背后,不僅是“自主品牌”取代“合資集團”,成功登頂國內最大汽車制造商的“新老交替”。更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制造已經憑借綜合性優勢,成為世界級的汽車品牌。

輪傳回顧比亞迪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它的進步是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的。自2024年開年以來,比亞迪便呈現出了高速增長的態勢。2024年11月,在比亞迪成立30周年之際,其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迎來正式下線,比亞迪也成為了全球首家達成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輪傳統計后發現,比亞迪取得第一個500萬輛成就,用了整整15年;而第二個500萬輛,只用了短短15個月,再次刷新中國汽車的“加速度”。

投身公益,展現民族品牌擔當
在銷量節節攀升的同時,比亞迪并沒有忘記身為民族品牌的使命和擔當。12月30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舉行了30億教育慈善基金啟動儀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與來自全國的35所高校代表及28所科技館、博物館代表共同啟動比亞迪30億教育慈善基金捐贈。
輪傳了解到,除了捐贈30億元反哺教育,比亞迪還連續27年“默默無聞”地做公益。如今,比亞迪在公益領域的深耕和發力,不僅能夠激勵人才、推進科教事業,更是“產業報國”的最好體現,彰顯了對社會責任的積極承擔和大格局、大擔當。

技術傍身,全球舞臺秀身姿
作為世界級的汽車品牌,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同樣表現亮眼。輪傳了解到,在2024年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比亞迪出口43.3萬輛,同比增長71.8%,增速位列中國汽車品牌第一。
尤其在“高手云集”的日本市場,比亞迪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海豹榮獲“日本年度風云車”,并在日本純電銷量超越豐田。
此外,比亞迪商用車也成為2024年新能源客車出口銷量冠軍。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出海足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的100個國家和地區,產品銷往超過400座全球主要城市。

展望2025年,“新能源+智能化”或將成為全球車市發展的最主要方向。2024年12月末,比亞迪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天神之眼”陸續進行OTA推送,無圖城市領航(CNOA)功能將在全國范圍內開通,這也是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又一突破,標志著比亞迪在行業第一梯隊的實力。
今年1月,隨著第三艘船合肥號載著比亞迪制造的優質車型駛向世界各地,比亞迪也拉開了發力2025的序章。毫無疑問,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全球車市長期發展,就必須全方位無死角地發力。顯然比亞迪已再次整裝待發,準備向著更高的山峰踔厲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