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在2024年廣州車展上喊出“1月交付1.5萬輛,3月沖刺2萬輛”的豪言時,恐怕沒人料到,這款被蔚來寄予厚望的走量神器,會在新年開局遭遇銷量斷崖式下跌。2025年1月交付5912輛,環比暴跌43.8%;2月進一步縮水至4049輛,環比再降31.6%。更尷尬的是,在剛剛過去的第八周(2月17-23日),樂道周銷量僅1400輛,甚至不及零跑汽車單周銷量的三分之一。

作為肩負蔚來“規模盈利”使命的戰略級產品,樂道L60的持續低迷,不禁讓李斌的“44萬年銷目標”蒙上了陰影。
銷量“跳水”
時間撥回2024年9月,樂道L60上市首日曾被爆出“服務器擠爆”。蔚來創始人李斌親自下場拍攝短視頻,宣稱“訂單爆了”,甚至傳出門店試駕排隊超2小時、首周訂單破3萬等等的傳聞。然而隨后的銷量曲線卻狠狠打了不少人的臉。上市首月樂道L60交付832輛,次月算是爬升到4319輛,直至12月,樂道L60銷量才勉強破萬。

而進入2025年,樂道L60銷量更如過山車般俯沖,與同期小鵬MONA M03持續破1.5萬輛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數據對比的諷刺性在于,樂道L60的20.69萬起售價(BaaS方案14.99萬)看似具備性價比優勢,但實際成交均價卻比小鵬MONA M03高出近5萬元。當競品通過極具性價比的價格收割市場時,L60卻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中逐漸失去關注度。
更致命的是,其引以為傲的“換電優勢”反而成為用戶體驗的絆腳石,在全國3140座換電站中,只有一部分向樂道L60開放,并且因電池規格差異,導致充電效率低下。

消費者用腳投票的結果,直接體現在終端市場。一位北京樂道銷售向某媒體透露:“上市首月單店能賣出16臺,現在月均僅僅賣出5-7臺,部分同事已連續兩月沒有完成4臺的保底指標了。”
這種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的轉變,折射出市場對樂道品牌信心的快速流失。

內外交困
樂道L60的困局,從誕生之初便埋下伏筆。作為蔚來下探主流市場的首款車型,樂道L60既要與主品牌保持技術協同(比如換電體系),又需避免沖擊蔚來30萬+高端定位。這種“既要又要”的矛盾,導致L60在產品定義上陷入兩難。

更令人擔憂的是銷售體系的失控。有媒體表示,樂道部分銷售利用員工購車折扣牟利,比如客戶僅支付5000元回扣就可減免2萬尾款,這種幕后交易雖然遭公司嚴查,但已對品牌形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外部環境方面,在20-30萬純電SUV市場,樂道L60正遭遇史無前例的圍剿。招銀國際數據顯示,2025年將有超140款新能源車上市,其中20-30萬區間占比達45%。作為一款家用SUV,樂道L60整體競爭力在當下不斷內卷的市場環境下略顯不足,這場“絞肉機”式的競爭,對車型的產品迭代速度、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嚴格要求,而樂道L60顯然尚未做好準備。

蔚來從“年終獎停發”到千億虧損困局
樂道的頹勢,恰逢蔚來體系的多事之秋。2025年1月,蔚來主品牌銷量環比下跌,2月雖有所回升,但仍不及2024年月均1.5萬輛的水平。更令員工士氣受挫的是,蔚來被曝出“取消年終獎”“裁員50%”等傳聞,盡管官方緊急辟謠,但在脈脈平臺,相關話題閱讀量仍突破6.2萬次。

在內部會議上,蔚來李斌連用七個“很核心”強調銷量提升的緊迫性,并立下2025Q4單季度盈利的軍令狀。然而現實遠比口號殘酷。這種自救的風險顯而易見,如果樂道未能如期在三四季度推出兩款SUV并實現月銷2萬目標,蔚來恐將陷入主品牌失血+子品牌輸血不足的困局。

結語
樂道L60的挫敗,本質是新勢力在面對市場全面沖擊時,自有產品的適應性危機。當特斯拉、小米用軟件定義汽車重塑行業規則,傳統車企以油電同價發起反攻,樂道卻仍在用發傳單、員工內購等傳統手段拓客,這種錯配凸顯出組織敏捷性的缺失。
李斌曾說:“造車是泥濘路上的馬拉松。”但對當下的蔚來而言,這更像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樂道需要證明它的商業模式在2025年內跑通,否則等待它的,可能是資本市場更殘酷的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