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合資品牌的新車發布會,常常給我留下復古、無趣的刻板印象,諸如歌舞表演、領導演講、甚至莫名其妙的激光秀等環節司空見慣。這種傳統舞臺上駛出的合資電動車,在產品定義和定價策略上,通常也是毫無新意。
3月6日晚,幾乎同步上市的東風本田S7和廣汽豐田鉑智3X,好巧不巧成了合資到底應該怎么造電動車的正反案例。前者的價格讓大部分的媒體都覺得有點離譜,而后者則成功地給所有合資品牌上了一課:不要談那些虛的,就談智能化和性價比。
鉑智3X兩款帶激光雷達的高階智駕版車型,價格直接沉到15萬元以下,算上優惠13.98萬就能入手,即便現在的市場已經很卷了,這個價格也足夠接地氣。從這次的定價策略和產品智駕策略看,廣汽豐田確實悟了,懂中國用戶要什么了。

了解合資品牌運作的人或許一眼就能看出,鉑智3X接地氣的價格背后,是中方話語權的上升,而且日方也足夠聽勸的結果。
市場反饋也足夠積極,上市一小時,鉑智3X便收獲了1萬臺訂單。盡管訂單數不能直接等同于銷量,但這一成績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為廣汽豐田注入了強大的信心。
當然,價格只是一方面,讓消費者覺得值才是關鍵。發布會上,廣汽豐田著重強調了鉑智3X在智能駕駛方面有多出色。
在硬件上,它配備了同級別唯一的激光雷達傳感器矩陣,以及英偉達NVIDIADRIVEAGXOrinX“智駕大腦”,算力遠超入門高階智駕芯片。軟件上,它采用國內頂尖的高階智駕大模型,智駕體驗達到“類人駕駛”水平,預判能力超越人類駕駛。
“硬件+軟件”的雙重優勢,讓鉑智3X在智駕領域實現全場景覆蓋,無論是高速領航、城市領航還是自動泊車,都能給用戶帶來“老司機”般的駕駛體驗。
雖然放眼整個中國車市,這樣的智駕表現并不能說有多么的突出,但對于在這方面先天不足的合資純電新車來說,已經是肉眼可見的突破了。
補齊短板的鉑智3X,不但滿足了當下消費者對智能出行的追求,也讓豐田與自主品牌們站回了同一起跑線。

從鉑智3X的發布會可以看出,廣汽豐田為這款車真是做足了功課,從精心準備的多角度資訊稿,到行業內的巧妙發聲,從邀請徐志勝和呼蘭整活,到極具誠意的定價,無一不展現出廣汽豐田想贏的決心。
在智能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廣汽豐田憑借鉑智3X這款戰略車型重新回到賽場,不僅讓競爭對手措手不及,更加迫使整個行業重新審視自身的產品定價與配置策略。
最后:
新車上市僅1小時,鉑智3X就收獲了1萬臺訂單,這一成績在合資品牌智能純電車型中堪稱“現象級”。也為其他合資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在智能電動車市場,消費者對于價格要更加敏感,對于智駕體驗有更高的期待,只有打破價格門檻,才能被更多消費者重新看到。
而廣汽豐田鉑智3X,已然用“低價+高階智駕”找到了節奏。對于行業而言,鉑智3X的出現也宣告著,智能電動車競爭重新進入新一輪競爭,先發優勢將不再重要,行業全面比拼體系力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