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東風本田似乎并未找準自己的定位。近期,東風本田S7的上市引發了廣泛關注,但其高達25.99萬元(兩驅版)和30.99萬元(四驅版)的售價,卻讓人不禁質疑:這是真材實料,還是又一次的“割韭菜”行為?

從定位上看,東風本田S7作為一款中型純電SUV,似乎有著不小的市場潛力。然而,其售價卻與這一市場定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消費者對于性價比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東風本田S7的售價顯然未能滿足這一需求。
從用料上來看,東風本田S7確實采用了不少一線國際品牌的供應商,如博世的轉向機、聯合電子的電機以及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等。然而,這些高端供應商的加入并未能掩蓋其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例如,在智能化方面,東風本田S7的表現就顯得頗為乏力。其中控大屏仍然采用著十幾年前的大黑邊液晶儀表盤,與當前市場上流行的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大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其L2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也顯得有些過時,與國產車相比更是相形見絀。
更為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東風本田S7在配置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足。例如,其兩驅版車型竟然沒有座椅通風功能,這對于一款售價高達26萬元的車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減分項。同時,其輔助駕駛功能還需要選裝,這無疑又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在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性能、配置以及智能化程度都有著極高的要求。而東風本田S7在這些方面顯然未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高價低配的定位不僅讓人質疑其性價比,更讓人懷疑其是否真正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與東風本田S7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市場上的一些國產新能源車型在性能、配置以及智能化程度方面都表現得極為出色。例如,同樣作為中型純電SUV的極氪7X不僅擁有780km的純電續航、800V高壓平臺以及豐富的座椅功能,還搭載了8295芯片并在智駕方面標配了1個激光雷達。而即便如此,其價格仍然比東風本田S7更為親民。
2024年東風本田國內的終端銷量為392032輛,較2023年減少20余萬輛。燃油車時代東風本田熱銷的思域、CR-V等車型均出現了銷量下滑,其中思域的銷量由2023年的177721輛下滑至2024年的97479輛,CR-V的銷量由2023年的213535輛下滑至2024年的176316輛,兩款車型銷量下滑幅度分別達到45.15%和17.43%。在這種狀況下,轉型新能源無疑是東風本田最佳的自救方式,但從新車S7收獲的市場反饋來看,東風本田這次的轉型恐怕又要折戟。
綜上所述,東風本田S7的上市并未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其高價低配的定位以及對于消費者需求的忽視都讓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顯得格格不入。在未來,如果東風本田仍然堅持這種錯誤的定價策略和市場認知,那么其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中無疑會走得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