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汽車金融服務業發展趨勢
汽車金融服務最初是汽車制造商在上世紀1920年代前后向用戶提供汽車銷售分期付款時開始的。然而分期付款雖然促進了銷售,但大大占用了制造商的資金。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張,必須設法從社會籌集資金。因此,大眾集團在1930年代推出了針對"甲殼蟲"汽車的購車儲蓄計劃,向甲殼蟲的未來消費者募集資金,此舉首開了汽車金融服務向社會融資的先例。
然而,最早的汽車金融服務機構是1919年美國通用汽車設立的通用汽車票據承兌公司,該公司專門承兌或貼現通用汽車經銷商的應收賬款票據。由于設立了專門的汽車金融服務機構,分離了汽車制造和銷售環節的資金,使得汽車銷售空前增長,適應了汽車進入大批量生產體制后的發展要求。此后,一些大的汽車制造商開始設立金融機構對經銷商和客戶融資,銀行也開始介入這一領域,并和汽車制造商財務公司形成相互競爭的局面。
隨著市場的擴張和競爭的加劇,和銀行相比,汽車制造商附屬的金融機構由于其業務的專門化以及與母公司(制造商)緊密配合的靈活銷售策略,逐漸顯示出競爭優勢。而在另一方面,隨著金融管制的放松,這類機構又獲得了直接發行商業票據和公司債融資的便利,因此其資金不足的劣勢也不復存在。現在這類由汽車制造商設立的金融服務機構已遍及全球。最大的三家機構是通用票據承兌公司、福特信貸公司、大眾汽車金融服務公司。而通過金融服務促進汽車銷售已成為國際通行的汽車營銷方式,在汽車營銷領域的金融服務也成為金融機構的一項重要業務。
從目前的情況看,國際汽車金融服務業已呈多元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多元化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融資對象多元化,即不再局限于只為本企業品牌的車輛融資,而是通過代理制將融資對象擴展到多種汽車品牌;二是金融服務類型多元化,將傳統的購車信貸擴大到汽車衍生消費及其它領域的個人金融服務,這些衍生業務起到了和消費信貸業務相互促進的作用,滿足了汽車消費者多方面的金融需求。三是地域的多元化,即根據不同地區的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汽車金融服務產品,不同地區的客戶選擇任何方式消費汽車均可獲得相應的金融支持。
現代化是指汽車金融服務的業務操作和風險評估系統已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交易,未來的趨勢是充分利用國際互聯網開展業務。汽車金融服務的現代化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項面對眾多個人客戶以零售金融為主的金融服務業,交易方式和手段的現代化是必由之路。
汽車金融服務的國際化源于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大大推進了汽車業在全球范圍內的重組,汽車業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銷售和提供金融服務,目前通用、福特、大眾已壟斷了全球汽車市場的60%份額。基于此,相應的金融服務也在走向聯合和代理。跨國汽車金融服務機構通過全資、合資、代理融資等方式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激烈競爭。我國作為全球范圍內潛力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在加入WTO之后,必然也要融入這一競爭領域。因此,對外資機構的競爭特點和策略展開分析,對提升我國金融機構的服務水準是十分有益的。
[上一頁] [1][2][3][4][5][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