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寶馬集團全球銷量同比微降1.4%。應該說,這個數據表現還是比較平穩,降幅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卻下滑了17.2%。作為寶馬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中國市場銷量幾乎下滑了2成,個中原因值得思考。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在當前的大環境之下,品牌一時銷量上漲或者下滑,都可以視為正常的市場波動。

寶馬
寶馬在華銷量下滑:既是大環境的縮影,亦有其特殊性?
事實上,根據寶馬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呈現出一定的下滑態勢。2024年寶馬在華銷量71.52萬輛,同比下滑13.4%。
應該說,作為國內當之無愧的主流豪華汽車品牌,寶馬在中國市場銷量的下滑,是多方面因素造成,既是大環境的縮影,亦有其特殊性。
其一、中國豪華車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調整。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該市場總銷量同比下滑7.8%,價格戰導致行業平均利潤率僅4.3%

寶馬一季度銷量
其二,本土新能源品牌強勢崛起。 比亞迪以及眾多造車新勢力等車企以電動化與智能化配置搶占市場,跨國品牌特斯拉則持續鞏固地位,且不斷深度推進本土化。
反觀寶馬,其在全球電動車市場表現,我認為是不錯的。但是,在中國市場,相比其燃油車的良好表現,電動車卻依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其三,消費信心與需求分化。 經濟波動下,豪華車消費群體更趨理性,購車意愿延遲。寶馬高管高樂坦言,中國消費者“大額投資和購買意愿推遲”,且經銷商網絡優化壓力顯著。

寶馬
其四,智能化有待加速。 在國內市場,智能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本土品牌的車機系統與自動駕駛功能屢屢成為吸引消費者的籌碼。好在近期消息顯示,其與華為合作開發鴻蒙生態,這或許能夠加速智能化進程,值得看好。

寶馬
機遇與挑戰:新世代車型的“背水一戰”
對于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市場,寶馬當然不會忽視。面對當前的局面,寶馬并未動搖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2025年,其計劃在華推出超10款新車,2026-2027年再推20余款,包括基于Neue Klasse平臺的首批電動車型。
這一平臺被視為“未來十年戰略核心”,搭載大圓柱電池與800V高壓平臺,充電效率提升30%,并深度融合鴻蒙生態。

寶馬
?當然,寶馬新世代車型能否破局,可能也會面對一定的變數。一方面,中國新能源市場或許已進入淘汰賽階段,本土品牌在成本控制與技術創新上占據先機;另一方面,寶馬可能需要直面“品牌溢價”與“性價比”的平衡問題。
不過,我認為,作為深耕中國車市多年的豪華品牌,寶馬對于這些可能的變數,應該會有充足的應對舉措。

寶馬
本文結語:
事實上,寶馬的銷量下滑,并非單一跨國豪華品牌面臨的問題,而是奧迪、奔馳、保時捷等豪華品牌面臨的共同課題。所以,并不能以此斷言寶馬失速。對于寶馬,我個人依然看好。
齊普策將2025年定義為“決定未來十年成敗的戰略元年”,而中國市場的表現,無疑將會是比較關鍵的因素。
我認為,若新世代車型能兌現“充電10分鐘續航300公里”的承諾,并真正貼近中國用戶的數字化需求,寶馬將會重拾增長動能,書寫在中國車市新輝煌。如此,則寶馬破局,指日可待。
當然,如果不能,那么寶馬可能會面臨市場份額恐被進一步蠶食的隱患。或許,對于寶馬而言,這場轉型,既是一場技術革命,也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我認為,憑借寶馬的實力,它應該已經做好了準備。
在此,我們希望寶馬在中國車市不斷獲得更好的市場銷量和發展前景,為國人提供更好的用車體驗。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銷量數據來源于寶馬集團官方,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數據為準。
本文聲明:
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文章,總第11631期,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