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獨家] 汽車消費雜志內容不規范 只為賣廣告?
|
出處:pcauto
責任編輯:keen
|
[03-8-18 10:22]
|
作者:一車
|
 1、商品企劃
商品企劃,對于雜志來說就是根據對各類潛在讀者群、廣告客戶群需求與支付能力、競爭對手情況、自身資源與潛力進行規范的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欄目設置,各欄目內容特色及實現措施進行總體規劃以達到全面提升內容競爭力,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
優秀的商品企劃是商品開發成功的前提和基礎。如果開發出的產品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或者價格超過了客戶的支付期望、支付能力,不如競爭對手的商品競爭力,都難以取得成功。沒有找準商品的開發目標,后面的設計、制造、營銷都是盲人摸象,盲目性、風險性極大。
雖然目前業者汽車消費雜志的商品性都比較重視,但是對商品企劃的重視程度,企劃的水平與規范性還是急待提高。國內一家老字號的汽車消費雜志的社長就曾經坦率的講,十幾年來還沒有進行過規范的讀者需求及市場調查,只是通過發行量的變化來估計讀者對內容調整的反映。而一些開始進行讀者調查的雜志 其問卷水平也多是簡單的關于本刊已有讀者對其現有內容的反映。調查對象面窄,對讀者需求的了解也有限。就好比一個早餐店目前買燒餅、油條就問問來就餐的人,對自己做的燒餅、油條的反映,不知道客人對面條、燒麥等其它品種的接受情況,也不知道不到本店用餐哪些客人的原因。因此從雜志的欄目設置、內容選題與制作等方面,存在對讀者需求考慮不夠、把握不準的情況。比如有些雜志試車報告中圖片登了不少,但車屁股是什么樣都看不到,讀者想看的位置圖片小,不感興趣的位置圖片大。試車報告洋洋灑灑一大篇,評價結果表格中內容少得可憐。
2、 商品設計
商品設計是對商品企化結果的實現。對于雜志就是對頁碼、欄目設置、各欄目內容特色、封面、裝幀按商品企劃進行詳細設計。
3、 生產與質量控制
雜志內容有了好的策劃及設計,還得在每期雜志的內容的制作中得到體現。從選題、測評、圖片與文稿采編、美編等質量控制點入手,通過相應的規范使雜志內容質量得到保證,使雜志脫離小作坊的運作方式,形成規范管理。
二、 后發性
與歐洲、美國、日本等汽車消費大刊數十年的歷史相比,國內汽車雜志只能算小字輩。對于后來者,學習、借鑒是迅速提高的有效途徑。綜觀這些大刊,在策劃、內容專業性、欄目設計、測評規范、圖片、美編都有許多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但要學好,除了要有認真的態度外,關鍵是要提高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鑒賞能力。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出門道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如果語言不行、專業知識底子薄,要學好、消化好就比較困難。同時學習、借鑒不是照抄、照搬,也不必把這些大刊供起來頂禮拜膜。它們也不是完美無缺,而且讀者對象也不同,對內容的要求也有差異,如德國的AUTO AND SPORT測評報告詳盡、專業,但對國內讀者來說不夠通俗易懂。博采眾長,取其精華,根據國內讀者的特點加以調整才是可取之道。
[上一頁] [1][2][3][4]
[下一頁]


|
|
 |
|
|